刘勇侯是著名的冀东大暴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之一,是冀东抗日联军司令王仲华领导下的冀东抗日联军中的一名大队长。后来,由于抗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他随王仲华同志来到平西,担任十团供给处主任。他勇猛过人,每次战斗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冀东大暴动后的一次战斗中,他只带着少数几个人向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发起冲锋,打败了敌人,可自己脸上却挨了敌人一刀,留下了一块很大的伤疤。与刘勇侯较为熟悉的同志都半开玩笑地称他为“刘疤拉”。他到丰滦密地区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他英勇无畏,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常常手使双枪活动于敌人的眼皮底下,尤其是他活捉甘为日寇鹰犬的汉奸武装特务、被当地人称为土匪的李小五后,将其绑于密云县城附近的电线杆上枪毙,使其在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中更富于传奇色彩。
身为十团供给处主任的刘勇侯看到同志们在瑟瑟寒风中穿不上衣服,住不上房屋,吃不上饭,空着肚子与敌人作战,一些伤病员由于没有药品得不到治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伤口在流血、溃烂,看着他们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牺牲,他的心难受极了。这个刚强的汉子常常为此着急。是啊,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骁勇顽强,可是他们却不是倒在血与火的冲杀中,而是倒在没有药品保证的病床上,对于一个负责物资保障的人来说,难道还能有什么比这更为痛苦吗?为了迅速改变这一局面,他决心闯到敌人的心脏里面去,到敌人最放心的“模范治安村”里去,到密云县城附近平原区的几个较为富裕的乡村里去。于是他向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行动的方案。
到敌人的“心脏”里去,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活动,这在当时敌人实行白色恐怖活动异常严重的时刻,领导不能不为他的安全担忧,可是刘勇侯却坚定地表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系到根据地和坚持根据地斗争的军民生死存亡时刻,个人担一些风险算啥呢?不入虎穴,抓不住虎仔,我即便不成功,也要为以后的斗争留下经验教训。面对着这样一位久经锻炼和考验的老战士,领导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专门在十团挑选了四、五名精明强干的同志配合他一起去执行这一任务。他们身佩长短枪两至三支,腰上藏着四枚手榴弹,经过一番化装出发了。
在密云城外西北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叫大唐庄,既靠近平古铁路,又靠近密云县城。这里的伪乡、保长历来不把我八路军放在眼里,死心塌地甘为敌人效劳。敌人对他们也格外信任。刘勇侯一行首先冷不防来到这个村的伪乡、保长家里,公开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并严肃地声明,其中不乏威胁:如果不肯帮忙,可以去报告敌人,不过那样一来人民将来不同意,二来他们的家眼下也就只好作为战场和坟场了。一看这阵势,这些伪乡、保长们欲反抗不能,欲报告又怕真的毁了全家,万般无奈,只得接受条件。就这样,刘勇侯等人不但解决了吃住问题,而且得到了较为稳妥可靠的“保护”。他们在伪乡、保长家住下后,伪乡、保长惟恐有人走漏风声,株连自己,威胁群众不得乱传,同时每当遇到敌人突然闯来时,伪乡、保长及其家人也都想尽一切办法支应敌人。就在刘勇侯在大唐庄伪乡长家住下不几天的一个中午,刘勇侯与伪大乡长正在商量筹粮和医药品时,突然来了几个串门子的敌人。
伪大乡长一时吓得六神无主,可刘勇侯却谈笑如常,镇定自若,但暗地里已作了应变的准备。看到刘勇侯这样,惊慌中的伪大乡长也渐渐地镇静下来了。支应敌人走了后,这位伪大乡长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刘先生大智大勇,大勇大智,了不起!了不起!”不多久,伪大乡长和保长们按照刘勇侯的要求,很快就筹集到了一批粮食、布匹、棉花和医药品,连夜送到了山里。刘勇侯还让伪乡长和保长们尽快为山里部队和群众做鞋子和棉衣,他们也都极快地做好了。冬天,我山里部队和群众睡觉,要搭草棚、垒炕。由于天冷,不得不用烧饭的大锅烧热水和泥巴,可是,房子这边垒好了,那边敌人进山搜剿时就将其烧掉、毁坏,刘勇侯就叫伪乡长和保长们派人去北平城和天津购买花旗布,送到山里,用这些布做帐篷。有了帐篷可就方便多了,晚上睡觉时将帐篷一支,下面挖个地炕就行了。敌人来搜剿,帐篷一收就转移,他们什么也捞不着。弄得当时日本侵略军莫名其妙:“八路军的帐篷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刘勇侯以大唐庄为基点,又逐步向周围活动和发展,都获得了成功。当时,刘勇侯不但让这些伪乡长、保长们为山里部队搞到了粮食、布匹、食盐、医药用品等,还搞了不少子弹。由于经常要同敌人作战,武器弹药消耗很大,这些伪乡、保长们就通过平、津城里的掏粪夫,将买到的子弹用油布包好,放进粪篓里,躲过去敌人层层检查,送到山里。在山里坚持斗争的部队和群众困难局面好转了。但是,刘勇侯等人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们在利用伪乡、保长为我筹措粮秣的同时,积极开展政治宣传和民族气节教育,尽量争取这些人转变立场、感情,由被动地为我们做事变为主动地为我们办事。在他的教育和帮助下,很多伪乡、保长都被争取过来,原先不少倾向敌人的一面政权的乡村政权,逐渐变为两面政权直至完全变成倾向于我的一面政权。日本侵略者挖空心思制造的那道所谓“民匪分离”的藩篱被逐步摧毁了,侵略者也许做梦也不曾想到,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多年来精心培植起来的人正在披着他所给予的那张“皮”较为顺利地为八路军和游击队办事情。
(作者:王亢)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