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历史人物
爱国志士白鹤鸣
  • 来源: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5-02-27 16:32
  • 【 字体:      】

白鹤鸣(1877—1946),字筱斋,别号啸天。古北口东关人,清末秀才。工文学,善骑射,对书法、音乐、国画等均有较深造诣。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考入保定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师范班,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为奉天陆军第一标教官。1913 年为禁卫军司令部副官、江苏督军参谋官。1918 年任湘赣检阅使参议官。1919 年 1 月任总统府侍卫武官,授少将军衔。1923年任江西省星子县县长。1927年卸职回乡。军阀张宗昌的参谋长施岚峰以军校同学之谊相邀其出山做官,白固辞不就。

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派人到古北口,要白鹤鸣任民政厅长,他宁肯冻死饿死,绝不接受汉奸的高官厚禄。汉奸威逼他就任,他冒死携家逃离古北口,辗转于安庆、南京之间,住在旅店,卖文度日。他爱国思想浓烈,因愤于日本侵略,在 1932 年写下了《奋斗精神贵能持久》和《勿作懦夫》等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抗日主张。他不仅倡导抗日,还身体力行,在七七事变后,不顾自己已是花甲之年,又奋然从军。1945 年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中将参议。1946 年春病逝于南京。

白鹤鸣注重家风家教,支持子女求学求知、追求进步。长女白雯,少时在古北口东关读书识字。自学考入北京师大女附中,后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政治系,被选为班长,带领同学参加反帝游行示威,为上海罢工工人募捐等,踊跃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30 年考取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研究生,成为密云县第一个公派留学生。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1932 年白雯辗转回国。1933 年就职于国民党中央教育部、山东省政府。后在浙江黄麓师范任教师、英士大学任副教授,曾兼任《南京日报》副刊编辑。1934 年白雯在报刊上发表《惨遭日寇屠戮的古北口》一文,揭露 1933 年长城抗战日军侵略古北口的罪行。1945 年白雯小妹白羽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白雯给上大学时校长胡适写信,成功营救出狱。

四女白晓琪,1939 年在平西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绘图员,后在华北联合大学学习,1941 年在挺进军剧社任演员兼文书。194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晋察冀十三分区卫生处副指导员、野战医院及随营学校政治干事。1944 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助理。1953 年任志愿军干部处秘书。1956 年任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监委副书记。后随丈夫罗立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到南宁,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广西医科大学副院长。

五女白羽,幼年在父亲和大姐的影响下学习古文、诗词,后考入北京第一女子中学。1942 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 年被组织派往中国大学建立地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继而打入敌伪广播电台,搜集敌伪情报。1945 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7 年出狱后,被分配在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政策研究室从事政策研究工作。1948 年参加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组组员,后在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从事政策研究和党报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成都电焊机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诗词、散文、回忆录近百万字及书法、绘画等作品。她与丈夫刘新(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部保卫部北平地下党负责人) 合著的《战斗在敌伪广播电台》被国家安全部出版专刊(情报史选编)。

(作者:韩志正)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