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天津蓟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在同日伪军作战中,屡立战功,1946年任密云县大队大队长,后任乙化县大队长。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为了在停战协定签字前占领要地古北口,调集第92军、第16军4个师的兵力,进攻古北口。杨志带领县大队为守卫古北口的主力部队运送粮食和弹药、抢救伤员,圆满完成后勤支援任务。
1946年6月,驻守在密云的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内战烽火迅速燃遍全县。7月中旬,杨志率领县大队和地方游击队,冲过敌人的封锁线,战斗在溪翁庄敌人据点周围,有力地震慑了敌人。7月下旬,县大队去潮河东水峪村与冀东十四军分区54团会师,歼灭驻密云县敌军100余名。9月23日,县大队挺进河西,穿插于敌据点之间,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在半城子给了伙会第一次打击,把经常骚扰二区的伙会赶跑。随后,又到八区,接连打了溪翁庄、金叵罗两个据点。又转战于四区,和区游击队一起,一举摧毁了董各庄伙会尚未修好的炮楼。董各庄伙会是9月5日民兵叛变后建立的,他们气焰嚣张、四处活动,大肆抓捕革命干部和群众,但发现县大队来了,便仓皇逃走了,拘押在据点内的100多名干部和群众被解救出来。接着县大队又攻克了庄禾屯、兵马营两个据点。兵马营据点伙会认为石匣的国民党军队势力大,兵马营距离石匣很近,所以有恃无恐。11月1日,县大队出其不意,从石匣方向摸去,仅用5分钟时间就攻下了这个据点。攻打兵马营后,县大队又转向七区,西田各庄是密云西部伙会的一个大据点,内有伙会200多人。密云县大队联合怀柔县大队共同行动,由当地民兵带领,急行军至西田各庄,将据点包围,翻过围墙冲进院子。不少敌人尚未拿起武器,就被击毙,只30分钟,据点就被攻克。那里的伙会一部被消灭,大部溃逃。密云县大队转战河西1个月,作战13次,攻克据点16座,毙俘伙会138名,缴获机枪1挺,步枪40支,手枪1支,子弹1500余发,收复村庄60个。
1947年8月,一股敌人到白草洼村抢粮抓丁,抓捕村干部。杨志立即率乙化县大队急行军直奔白洼村,设立临时指挥部,围歼敌人。战斗中,杨志遭敌人冷枪击中,不幸中弹光荣牺牲,为密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不久,县大队在庄窠召开追悼会,并将其安葬于青甸村后山。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