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德,1919年出生在东智北村一个富裕的农家。他从小就被父亲送到私塾里去读书,在学习之余,父亲还让他跟着村里会武术的村民习武强身,不但练就了一身本领,还磨砺出了他不屈不挠、勇敢坚毅的性格。
17岁那年,高会德离开家乡到北平读大学,接触到了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很快成长为一名满腔热血的进步青年。1940年,八路军来到密云开辟了丰滦密抗日根据地,一听到家乡来了八路军,高会德非常兴奋,早就想到前线打鬼子的他,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马上赶回了密云,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为了表达自己抗日的决心,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杀敌报国,乃儿之所愿,诚如您所教诲,必誓如精忠之岳武穆,斩尽倭寇,鞠躬尽瘁,泣血以报国家。战阵无勇非孝也,望您勿以儿之生死为念!”
在高会德的感召下,他的父母也积极支持抗日,经常给八路军送粮食和布匹。有一次,他的父亲得知日本鬼子抓到了3个八路军的干部,就利用自己的威望托关系,并把家里几乎所有的粮食都送给了日本鬼子,最终敌人把这3个干部释放了。但为了救他们,家里只剩下了三斗高粱米。还有一次,高会德晚上回家探望,被汉奸告了密,还好那天他没在家里住,看看就走了。第二天一大早,高会德的母亲一开门,看到房上、墙上都是日本鬼子和伪军,把家里给包围了。敌人没有抓到高会德,就逼问母亲。他的母亲宁死不说。敌人一番毒打,用脚上的大皮鞋往她身上狠踹,结果把她的尾椎骨踹折了,从此瘫痪在床十多年,直到去世。
参军之后,高会德一直跟随部队战斗在白河两岸,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因为他文武双全,有知识有文化,很快担任了丰滦密联合县政府秘书。1942年初,他随县政府和八路军十团团部转移到云蒙山深山里一个名叫臭水坑的地方。这里位于云蒙山腹地,四面环山,是一块密林丛生的小盆地,只在东南方的小山沟有一个进出口,非常隐蔽。然而,就在高会德他们转移到这里没多久,也就是在4月8日凌晨,1000多日伪军偷袭,将臭水坑包围了。面对强敌,高会德和战友们毫无惧色,在县长沈爽带领下,奋勇抗敌,子弹打光后就和敌人白刃格斗,无枪的干部则用石头、木棍与敌人拼杀。战至最后,包括沈爽在内的30余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还有很多人被捕了。当时,高会德和两名战友手无寸铁,被几个敌人用刺刀逼到了臭水坑一侧的悬崖边,敌人见他们退到了绝境,狞笑着让他们投降。高会德举起了双手,然后悄悄向两个战友使了个眼色,两人立即会意,也向敌人举起了双手,当三个敌人高兴地走近时,高会德他们突然抱住了敌人,毅然决然地跳下了悬崖,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3岁。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