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月29日,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央人民政府颁发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河北省密云县金叵罗村张纯儒烈士家属的纪念证排序为“河北字第零零零壹号”,由此张纯儒被誉为“河北省第一烈士”。
2020年清明节,张纯儒的弟弟,81岁的张纯璐老人像往年一样,带着十几个家人,来到西田各庄镇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下,祭拜、追思自己牺牲的亲人,同时缅怀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老人手里至今还保存一幅张纯儒烈士弃笔从戎时的照片。照片上头戴学生帽的张纯儒,看上去还是一个面貌清秀、稚气未脱的孩子。
据张纯璐老人介绍,自己的哥哥生于1924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41年2月,还在顺义牛栏山师范学校上学的张纯儒放假回家休息时,遇到了中共丰滦密联合县委副书记马力,听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和抗日斗争的事迹,年仅17岁的他决心弃笔从戎,跟随马力参加了八路军老十团,做了一名通讯员。难过的是,一年后就牺牲在云蒙山臭水坑。
那是1942年4月8日,驻在云蒙山深处臭水坑的丰滦密联合县政府和十团团部遭到日伪军突袭包围,张纯儒和首长、战友们突围不成,且战且退,被敌人挤压在东沟北角,进退无路。干部战士有枪的用枪,无枪的用石头木棍,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县长沈爽等30余名指战员牺牲。年仅18岁的张纯儒和自己的叔叔张朴曾一同牺牲在臭水坑。
新中国建立后,得知烈士牺牲的消息后,由于信息闭塞,家人无从得知亲人的牺牲地,更无法找回尸骨。几十年来,家人一直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亲人的牺牲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1985年,位于石城乡河北村的白乙化烈士纪念碑园落成,张纯璐一家得知后,想到自己的亲人也曾经跟随十团打鬼子抗日,于是每年都到白乙化烈士纪念碑园缅怀亲人,和那些曾经和亲人一起战斗牺牲的烈士。
2006年清明节期间,张纯璐一家与往年一样,到白乙化烈士纪念碑园举办家庭纪念活动,偶遇密云党史办的工作人员。经过了解得知,当年亲人牺牲的臭水坑原来位于西田各庄镇境内,并早立有纪念碑。一家人激动不已,再三要求到亲人牺牲的地方看一看。终于,张纯璐在74岁高龄的时候,在党史办的安排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徒步7个小时,来到臭水坑,找到了寻找了近一生时间的亲人牺牲地。那一刻,张纯璐老泪纵横,跪倒在掩埋牺牲烈士的土坟旁,悲痛地呼唤着:“哥哥,我接你回家来啦!”
从那时起,张纯璐一家每年都要到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举行家庭纪念仪式,献花篮、讲事迹、发感想。亲人牺牲时,张纯璐还是个孩童,如今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仰望纪念碑金色的大字,抚摸着纪念碑基座篆刻的烈士事迹,老人总是眼含热泪。“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不能忘了那些为今天幸福生活牺牲的人们,那些革命烈士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张纯璐老人说,他要把自己叔叔、哥哥和更多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英雄的事迹讲给自己的后代,让世世代代都牢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