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福,1916年出生在赶河厂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只读了两年私塾就被迫辍学,给村里的地主家放羊当长工。
1940年,八路军十团挺进密云,开辟了丰滦密抗日根据地,成立白马关游击队,张万福第一个报了名,并被任命为游击队队长。
游击队刚成立,就接到群众报告,冯家峪村来了几个伪军,张万福亲自带上两名游击队员,悄悄摸进村去,一举将这几个伪军活捉。初战告捷,队员们摩拳擦掌,寻机再战。偏巧就在这时,有一个排的伪军从据点里出来抢东西,夜宿在陈家峪村。张万福得到情报后,带领游击队员们,乘夜端掉了敌人的岗哨,然后冲进敌人住的房子里,他举着手榴弹高喊:“我们是八路军,投降不杀!”30多个伪军乖乖举手投降,全都当了俘虏。连战告捷,大大鼓舞了游击队员的战斗信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许多青年纷纷报名参加,游击队迅速发展到80多人。
12月15日,冯家峪战斗打响,张万福率领游击队配合十团一营作战,他们在14日晚,就趁着夜色埋伏在南湾子西山北侧,任务是截断敌人的后路。战斗开始后,张万福带领游击队员们迅速出击,封住了敌人后撤必经之路,将日寇一个中队紧紧包围在白马关河湾里。战斗从上午9点钟左右一直到黄昏,90余名日本鬼子被全歼,取得了丰滦密抗日根据地创建以来的最大胜利。战后,张万福因作战勇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抗日队伍也迅速壮大,白马关游击队和其他几支游击队合编为丰滦密游击大队,张万福任第一中队中队长。
1941年1月底,正是农历春节期间,为了保卫抗日根据地,让根据地群众平平安安过好春节,张万福所在的游击大队奉命到张家坟村,严密监视白河上游日伪军的动向,以防敌人偷袭。2月4日,伪满道田“讨伐”队170余人从滦平县琉璃庙据点出发,沿白河川向根据地进犯。刚到张家坟村就遭到游击大队的阻击,而后按照战斗部署,他们向后撤退,牵着敌人沿白河川退到鹿皮关,敌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钻进了八路军在马营西山设下的埋伏圈,经过一整天鏖战,毙伤和俘虏敌人117人。张万福所在的游击队不避危险,诱敌深入,为胜利做出了贡献。1941年6月,在八路军十团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张万福被授予“英勇善战的游击队长”的称号。
1943年12月,伪满“讨伐”队200多人在密云西部地区“扫荡”,住在赶河厂村,八路军决定抓住战机消灭这股敌人。赶河厂村是张万福的家乡,人熟地熟,他主动请缨为部队当向导,带一个连偷袭村北山制高点上的敌哨所。夜色中,他带着战士们悄悄摸上北山,直达哨兵跟前,突然开火,将一小队敌人全部消灭。接着他们从北山上直冲下来,势如猛虎。敌人惊慌失措,四散逃命。这一仗共歼敌170多人,张万福为胜利立了头功。
此后,张万福加入了八路军主力部队,离开密云,转战南北。1948年,率滦河县大队在参加攻打凤山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31岁。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