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建奇功的“庄稼汉”
任永海,1898年出生于密云县张家坟村。自幼家境贫寒,十几岁就在外做长工,直到42岁那年才回到家乡,入赘到深山的猪头岭村。也是在这一年,他的家乡来了八路军,并建立了丰滦密抗日根据地。
在八路军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白河游击队,任永海第一个报名参加,被任命为游击队长。1940年9月,日伪军4000余人对根据地进行了78天的大“扫荡”。敌人重兵压境,白河游击队奉命随八路军十团的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进入敌占区作战。游击队的人员虽少,武器虽差,但他们凭着人熟、地熟,人少行动方便等有利条件,和敌人兜圈子。敌人向东,任永海就带着队员们向西,敌人“扫荡”过去,他们就转战回来,弄得敌人晕头转向。趁着敌人疲惫不堪,他们就在夜色中摸进敌营,打击敌人。等援敌赶到,他们早就胜利撤退了。游击队吸引敌人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配合十团先后取得了水堡子、梨树沟等战斗的胜利。任永海英勇果断,足智多谋,他带着游击队们乘敌人后方空虚,四处出击,将杀害八路军伤员的地主就地正法,设伏活捉了为日伪效劳的伪甲长。
任永海神出鬼没打鬼子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人们都知道张家坟有位“庄稼汉”游击队长,当地群众纷纷报名参加游击队,队伍很快发展到了100多人。1941年,日寇在丰滦密地区制造“无人区”,实行惨无人道的“集家并村”和烧光、杀光、抢光、片光的“四光”政策。当时已经担任丰滦密一区游击队长的任永海按照县委的指示,带领游击队和群众坚持“无人区”斗争。1942年3月,他为保护群众春耕住进“无人区”内的百梯子,马营据点里的日伪军接到汉奸的情报,伪装成打柴的农民,将任永海包围在住房内。危急时刻,任永海烧毁了随身携带的文件,然后率先冲出屋门,在突围中他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4岁。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