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历史人物
齐振杞
  • 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 发布时间:2020-01-06 14:29
  • 【 字体:      】

齐振杞,字齐人,1916年出生在密云县巨各庄镇海子村的一户农家。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木匠,而且精通绘画、雕花,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农妇。齐振杞幼年在村里读私塾,受父亲的熏陶和教育,自幼喜欢画画,崭露出绘画天才。他母亲在碾粮时,他坐在一边写生,将母亲劳作的神态描摹下来,画得活灵活现,得到家人的夸奖。
齐振杞自私塾入本地白果寺小学读书期间,绘画已具有一定水平,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通,得到老师和长辈的器重。
后来,齐振杞以优异成绩考入通州男子师范学校,本来家境贫寒,没钱供他到外县念书,但有个意气相投的同学资助,才得以念完中等师范,后又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齐振杞在北师大边读书边习画,画技更有长进。但不幸的是,时值“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抗日救国运动方兴未艾,北平的局势日趋动荡。齐振杞同千万爱国学生一样,以抗日救国为己任,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接触了更多的爱国进步人士,思想更加进步。所以,当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他21岁就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国民政府军参加抗日战争,任陆军第十二军司令部上校秘书,与著名诗人臧克家等从事抗日宣传工作。齐振杞随军活动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的抗日前线,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用手中的画笔做武器,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和中国军民奋死反抗侵略者的壮烈场景。 
    1942年夏天,齐振杞辗转到了重庆,认识了著名画家徐悲鸿。他拿出自己在战地上的画作,徐悲鸿看了大为惊奇,“觉其才思洋溢,勇气逾人”。评论他的作品“充满战争气氛,现实反映,非闭户造车者可比”。徐悲鸿发现这是个难得的人才,当即将他留下,向重庆各界推荐齐振杞及其画作,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很快,当时的中央文教基金董事会董事长朱家骅签下聘书,聘请齐人为徐悲鸿任院长的“中国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自此,人们尊称齐人为齐教授。当年,重庆举办国际画展,齐人的作品有四五件被选中参展,引起美术界的高度重视。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辞去军职,随徐悲鸿到北平新创立的中央艺术专科学校任教,这期间,不断有新作问世,还为天津《盖世报》主编艺术周刊,甚为活跃。
齐振杞生于农村,长于农家,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感情。他用画笔全面、真实地描绘工人、农民的生活。在北平时期,他的油画有《东单小市》、《菜市》、《三轮车》、《煤渣养活了他们》、《东单食堂》、《百姓》、《煤车》,他曾经画了数百幅反映运煤工人的作品,他还自认没有满意之作。徐悲鸿见了感叹道:“如此精勤之艺术家,虽全世界列举之亦不多见,在中国诚为仅见而稀罕之人物也。”天津《大公报》记者张高峰在给徐悲鸿先生的一封信中说:“从关系方面听说,中共认为齐人是一位进步画家。 
   齐人不仅用画笔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还亲身参与反对国民党黑暗腐败的政治斗争。1947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利用当时有利形势,有计划地发动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以北平清华、北大为首的几十所大专院校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请愿学生的代表到中南海,递交请愿书。齐人同他的学生一起参加了游行示威,而国??身为知名教授,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嫉恨。 
   1948年,徐悲鸿准备送齐人去法国访问考察,行前几天,齐人发现自己便血,去北平医院诊治,经该院外科主任杨静波确诊为内痔,要求住院手术。6月15日,这位穷教授提着一个小包袱,从东单洋溢胡同艺专宿舍走到东交民巷北平医院,住进了三等病房。那时住院要有保人,保证将来偿清住院费用,齐人住院的保人是艺术
专科学校校长徐悲鸿。 
   6月17日,杨静波给齐人动了手术,遵照杨静波的处方,齐人手术后每四小时吃消炎片一次。没料到第二天出现异常情况,齐人恶心呕吐,小便困难,后来病情益发严重。齐人要求转到条件好些的二等病房,但费用要加一倍。徐悲鸿得知后,说要多少钱也花,立刻转,救人要紧。6月20日,齐人转到二等病房,这时,他已经两天无小便了,面部明显浮肿,神态时有不清,而主治大夫杨静波却不露面,不知去向。6月22日,齐人转入内科病房,病情更重,连续抽风,咬破舌头,满口鲜血,全身浮肿,神志昏迷,内科竟无大夫接手治疗,与外科互相扯皮,病情被一误再误。 
  杨静波当时兼着同仁医院和国民党北平空军医院外科主任,与北平国民党要人过往甚密。区区割痔手术出现如此严重后果,岂非咄咄怪事。6月24日齐人不幸逝世,年仅32岁。 
   齐人的惨死,震动了艺专师生和北平美术界,立刻成立了治丧善后委员会,成员有徐悲鸿、叶浅予、吴作人、艾中信等数十名大画家。治丧及善后委员会议决定举办齐振杞遗作展览。因齐人教授清贫,积蓄无多,由各画家捐画筹集资金,一为善后,二为办画展。同时,向北平法院起诉,控告杨静波等玩忽职守,过失杀人并附带民事赔偿。
    北平地方法院立案后,6月25曰,对齐人的尸体进行解剖化验,结果证明左右肾内有可疑沉淀物,确定为肾结石尿毒症,杨静波玩忽职守、过失杀人证据确凿。
杨静波为逃避罪责,先后拿出法币六七亿元贿赂几家大报记者及北平市卫生局长等。因此,北平地方法院开庭数次,竟无结果。最后,徐悲鸿出庭与被告杨静被对质。徐悲鸿拄着手杖,悲愤地说:“……区区割痔小症,竟陷年轻体壮的齐先生于死地,杨静波应负杀人之罪,而齐先生正是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由于法官包庇被告,直到北平解放前,审理未有结果。北平解放,杨静波逃往台湾,齐振杞冤死案未得昭雪。
为纪念齐振杞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国立北平艺专在他逝世三个月后,在国立北平艺专德邻堂举行齐振杞遗作展览预展及留平画家为齐先生善后筹款画展。 
  徐悲鸿为齐振杞遗作展写了《序言》:“……吾聘至中国美术学院,更觉其任事负责治艺够勤,为人尤坦白爽真可爱。”“故六年以来成稿将五千纸,得油画数百幅,若今年成功之大幅东单地摊,虽置之世界作者之林亦无愧色。” 
   从齐振杞遗作展目录中看到他的画有油画、水彩画,在100幅展览作品里有《长沙大会战》、《胜利之归途》、《小英雄》、《劳动者》,还有宣传画、速写190件。有一份资料里提到:“先生抗战初期在豫、皖等地服务第五战区,担任战地写真,与目下二、三野战军并肩作战,以思想前进,为刘、陈两司令员所器重。”这从侧面反映出齐振杞对抗日救国的贡献。 
  为齐振杞善后捐画的有徐悲鸿、齐白石、叶浅予、吴作人、李苦禅、李可染……俱是全国画坛的名家,可见齐振杞在美术界的威望之高。
齐振杞冤死案震惊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新闻界,《北平日报》、《华北日报》、《新生报》、《新民报》、《世界日报》、《大公报》、《民强报》都做了报道。 
  当时的北平兵荒马乱,国民党统治摇摇欲坠,顾不得审理司法案件。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后,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此案,宣告杨静波败诉,但因其本人已逃往台湾,民事部分由杨静波在北京的妻子田凤銮从杨的财产中拿出米若干斤赔偿齐振杞家。 
   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画家,一位富有才华的画家,没来得及展现他的全部光彩,就被黑暗时代吞噬了,实在令人惋惜!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