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历史人物
白乙化
  • 来源:密云区党史办
  • 发布时间:2019-07-25 16:32
  • 【 字体:      】


白乙化(1911——1941) 中共党员,抗日民族英雄,丰滦密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奠基人。字野鹤,人称“小白龙”,满族人。清宣统三年五月十五日(1911.6.11)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讲武堂。因不满军阀混战,离开讲武堂赴北平,1929年秋考进北平中国大学。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退学离校返回家乡辽阳,组建起“平东洋”抗日义勇军,任司令。之后转战于辽西、热东,所部发展到3000余人。1933年春退入关内,在迁安县冷口遭国民党第32军强行缴械遣散,含愤返回中国大学继续读书。1935年夏大学毕业,留校工作。是年冬,参与领导“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夏末,赴绥远省和硕公中垦区(又称东北义勇军垦区)工作,任中共垦区工委书记。“七七”事变后,筹组武装暴动。1937年10月暴动成功,建立“抗日民族先锋队”,任总队长。1938年率部东进,1939年初到达平西抗日根据地,4月,其所部奉命与冀东抗日联军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任副司令员。6月,在楼儿峪大败进犯平西的日军一部,毙伤奥村中队长以下130余人。是年底,其所部改编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任团长。1940年2月底,率10团阻击围攻平西抗日根据地的西路日伪军,激战10昼夜,毙、伤日伪军300余人,击落日机1架,受到晋察冀军区表扬。5月,率团挺进平北,并以云蒙山区为中心开辟丰滦密抗日根据地。为掩护内线开辟工作,亲自将团主力带到外线,打击日伪军,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歼灭伪满军1个营。8月,为配合“百团大战”大战,受到军区表彰,获奖旗一面。9月,4000余日伪军对丰滦密根据地进行“扫荡”,他率部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37次,粉碎了日伪军的疯狂“扫荡”,保卫了新开辟的丰滦密抗日根据地。为丰滦密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作出了卓越贡献。1941年2月4日,他指挥部队歼灭了沿白河川向丰滦密根据地进犯的伪满道田讨伐队117人;但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被敌冷枪击中头部,壮烈牺牲,遗体被安葬在降蓬山东坡下。4月,丰滦密3000余军民在石城隆重召开追悼大会。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布《告全军同志书》指出:白乙化同志的牺牲使党“损失了一个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优秀指挥员,损失了一个有着长期斗争历史的坚强的党的干部,损失了一个曾为民族独立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的英雄,损失了一个曾为阶级解放而再接再厉、英勇牺牲的无产阶级的先锋。”1944年5月,丰滦密联合县在降蓬山下为其树立了“民族英雄”纪念碑。1954年4月,人民政府将其迁葬于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85年10月,密云县人民政府又在石城乡河北村南山之顶,为其重建了纪念碑及高2米的戎装半身石雕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