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为农村流动党员建立“城市支部”
  • 来源:新京报
  • 发布时间:2024-03-28 14:38
  • 【 字体:      】

今年52岁的北京密云区大城子镇村民蔺海城,觉得自己还是名新党员,尽管已经入党7年了。他是名在城区开了20年车的出租车司机。对于密云大街小巷,都门清,可总觉得学习知识比较吃力。

好在2020年,密云区成立农村党员“城市支部”。蔺海城在城里也能参加党日活动了,他认识了来自家乡山村的所有党员,大家除了相互交流党建学习体会外,还在生活、工作上互帮互助。

3月23日,大城子镇农村党员“城市支部”党组织活动在东菜园社区举行。密云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城市,农村党员应有个“家”

密云鼓楼街道东菜园社区有个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面有成套桌椅,放满图书的书架。3月23日是个周六,一大早,活动室坐了50多个穿着红马甲的人,他们大多是四五十岁的男性。每个人的红马甲背后都写着“密云先锋”四个字。

这是大城子镇农村党员“城市支部”党日活动现场。在城里上班的大城子镇党员,接到镇工作人员通知后都来到了东菜园社区开党会。大城子镇党委书记单维良在会上,向在场人员梳理了一遍全国两会重点内容。

“要搁以前,我们都得回村里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城市支部’一成立,我们就不用再回去了。”蔺海城说,大城子镇离城区有20余公里,开车回家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北京密云区大城子镇村民蔺海城。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

按照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蔺海城说,农村党员同样珍惜自己的党员身份,只要村、镇有党组织活动,哪怕在城区少挣些钱,也会尽量回家参加党组织活动。

密云区的首个“城市支部”,是大城子镇率先成立的。大城子镇党委副书记曹艳春告诉新京报记者,当时就感觉农村流动党员回村里参加党组织活动,太辛苦了,“得让他们在城里也有个党员之家。”

“城市支部”里,老乡互相帮忙

“八山二水一分田”的密云,城区面积狭小,全区有2个街道、17个镇、1个乡。大部分城区居民都住在鼓楼街道里。大城子镇大龙门村赵德明,是2016年在村里入的党,但他已经在鼓楼街道做了15年装修生意了。

在他刚从家乡山村到城里创业的时候,发现来自大城子镇的顾客对他尤为热情。“人家一听口音,就知道你是大城子来的,就愿意多给你的生意捧捧场。”他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在城里工作的大城子镇人多聚聚。

大城子镇农村流动党员“城市支部”成立后,赵德明在支部里遇到了几乎所有在城区工作的大城子镇党员。他们除了一起参加党组织活动外,还在工作上互相帮忙。一些支部里的老乡,会热情地给他推广介绍生意。

蔺海城在疫情防控时期,曾组织了一支有八辆出租车司机参与的志愿服务队,帮忙接送大城子镇山村老人们接种疫苗,并帮一些村民去医院就诊。他说:“别人也愿意帮助我。比如我有时周末回不了家,托老乡给父母捎带些东西,人家都很乐意帮忙。”

据密云区委组织部介绍,密云区为强化“流动不流失”的制度保障,建立了农村流动党员动态更新机制。各镇、村采取“平时收集、按月汇总、季度更新、年度报备”的方式,及时开展流动党员排查,建立“村级表、镇级册、区级库”三级管理台账。目前全区有1475名农村流动党员全部登记入库。

“始终感到是有组织的人”

在曹艳春看来,成立“城市支部”,不仅有助于增强组织体系建设,也能让在外务工的农村党员,始终感受到自己是有组织的人。

在“城市支部”建设中,密云区各乡镇党委也同时发现了一批有发展潜力、年富力强的优秀流动党员,并进一步加大对这些人才的使用力度。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名流动党员回乡竞选成为村“两委”干部。创业有成的赵德明,原本是村里一名普通党员,现在也成为了村干部,担任组织委员工作。

据密云区委组织部介绍,各镇党委承担流动党员“城市支部”的主体责任,镇党委组织部门对“城市支部”建设承担直接责任,“城市支部”负责加强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发现、培养、储备村“两委”干部,目前已将124名35岁以下青年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有效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目前,密云区已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17个农村流动党员“城市支部”,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未来将在城区务工的农村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城市支部”有效管理。每名农村流动党员都会有一名骨干党员作为结对联系人,以开展“四个一”联系帮带服务,即每月推送1次学习资料、每季度了解1次思想动态、每半年交流1次学习心得、每年组织1次面对面谈心谈话,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美编:田思雨

信息来源:新京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