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我县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一、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一季度,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组织招聘洽谈会16场,有38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687个。通过双向选择,共有3828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实际到岗就业为1134人,实际就业人数占就业岗位总数的9.7%。
二、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从一季度的招聘洽谈会来看,就业岗位总体供大于求,但也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现象。一是财会、文秘、管理类岗位受青睐。在一季度的16场招聘洽谈会中,用人单位共提供财会、文秘和管理类就业岗位25个,而报名求职登记的人员达560人,岗位与求职人员比例为1:22.4。二是服务类、重体力劳动类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有岗招不到人。像保洁、保安、车间操作工和服务类岗位共有11350个,报名求职登记的只有3800人,两者比例为2.98:1;机加工、电焊、汽焊、汽车修理等技能型岗位也出现了有岗招不到人的现象,一季度的招聘会共有机加工、电焊、汽焊、钳工、汽车修理工等岗位312个,而报名登记的求职者只有141个,岗位与求职者的比例为2.2:1。
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要求求职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一技之长,而求职者本身不能与这一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陈旧,对服务行业持有偏见,又认为重体力劳动和车间操作工人岗位苦累,工资待遇不高。此外,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对工资福利待遇期望值过高。
三、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几点措施
针对一季度我县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供求矛盾,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一是充分利用劳动局和县电视台合办的《劳动?保障》专栏,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和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让广大劳动力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转变就业观念。二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为主线,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指导培训,强化择业观念的转变,缓解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三是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空岗报告制度的作用,积极走访企业,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实施订单式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四是以我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为广大农村劳动力举办民俗旅游服务、手工纪念品编织、美容美发、中式烹调、计算机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偏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五是继续加强和巩固与城区的“手拉手”就业帮扶机制,寻求更多的城区与我县结成就业帮扶对子。六是探索创新招聘洽谈会模式,在积极开展“送岗位下乡”的同时,开展“送求职者到企业”活动,即根据空岗信息和企业需求,组织求职者到企业直接登记面试,并为招用30人以上的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
一、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一季度,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组织招聘洽谈会16场,有388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1687个。通过双向选择,共有3828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实际到岗就业为1134人,实际就业人数占就业岗位总数的9.7%。
二、一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从一季度的招聘洽谈会来看,就业岗位总体供大于求,但也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现象。一是财会、文秘、管理类岗位受青睐。在一季度的16场招聘洽谈会中,用人单位共提供财会、文秘和管理类就业岗位25个,而报名求职登记的人员达560人,岗位与求职人员比例为1:22.4。二是服务类、重体力劳动类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有岗招不到人。像保洁、保安、车间操作工和服务类岗位共有11350个,报名求职登记的只有3800人,两者比例为2.98:1;机加工、电焊、汽焊、汽车修理等技能型岗位也出现了有岗招不到人的现象,一季度的招聘会共有机加工、电焊、汽焊、钳工、汽车修理工等岗位312个,而报名登记的求职者只有141个,岗位与求职者的比例为2.2:1。
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要求求职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一技之长,而求职者本身不能与这一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陈旧,对服务行业持有偏见,又认为重体力劳动和车间操作工人岗位苦累,工资待遇不高。此外,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对工资福利待遇期望值过高。
三、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几点措施
针对一季度我县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供求矛盾,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一是充分利用劳动局和县电视台合办的《劳动?保障》专栏,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和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让广大劳动力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转变就业观念。二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为主线,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指导培训,强化择业观念的转变,缓解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三是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空岗报告制度的作用,积极走访企业,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实施订单式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四是以我县创建国家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为广大农村劳动力举办民俗旅游服务、手工纪念品编织、美容美发、中式烹调、计算机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偏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五是继续加强和巩固与城区的“手拉手”就业帮扶机制,寻求更多的城区与我县结成就业帮扶对子。六是探索创新招聘洽谈会模式,在积极开展“送岗位下乡”的同时,开展“送求职者到企业”活动,即根据空岗信息和企业需求,组织求职者到企业直接登记面试,并为招用30人以上的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