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布时间:2024-02-29 11:10
  • 【 字体:      】

——2024年1月4日在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東方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密云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是全区“发展年、作风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加快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全域发展格局,精准抓调度、精心抓服务、精细抓落实,经济社会运行全面恢复向好,绿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8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4.1%;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26元,同比增长6%左右,较好完成了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奋斗任重道远。

(一)以首善标准推进保水保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

践行保水首要政治责任。坚持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5+2”保水体系持续深化,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能力不断提升。上游保水不断强化,推进京冀“两市三区”联建联防联治,持续开展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搭建源头防线,强化保水合力。政策保水更加完善,出台《北京市密云区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保持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依法保水不断增强,创建“河长+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首次采用“惩罚性生态损害赔偿金”实现生态替代性修复,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落地见效。科技保水不断提升,配备无人机、无人船等装备,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数字化保水平台,切实提升执法安防效能。护林保水不断优化,完成密云水库周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质净化生态功能持续加强。密云水库被水利部评为“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市首位。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实施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抚育项目3.5万亩、山区森林经营项目9.8万亩,完成小蜜蜂主题公园、口袋公园、全龄友好公园改造等项目,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扩大,森林蓄积量位居全市第一。高标准、高规格举办2023生态文明密云论坛,在全市率先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规范化试点建设,打造塑料污染治理“北京示范”。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尾矿库治理工程全部完工,为矿山生态修复和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推进冯家峪镇特色蜂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河南寨镇多彩南山森林步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加快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建设,编制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认证地方级标准,建设全市首家生态产品体验馆,密云区作为生态产品认证类全国唯一案例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辅导读本,打造“两山”理论转化新实践。

(二)以发展新格局赋能经济,绿色高质量根基不断夯实

全域发展格局加快蓄能。“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取得实效。印发《密云区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清单化、项目化推动战略发展带任务落实落细。探索生命健康主导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1+4+N”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体系。出台《密云区推进特色乡镇发展工作方案》,建立13个工作组统筹推动相关工作,突出特色引领,促进产业融合。

重点功能区提质增效。科学城东区“1+5”科学设施项目高效运行推进,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实现开放共享,400多用户开展课题研究,部分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5个交叉平台项目土建全部完工,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有序开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06个项目入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持续提升,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建设启动,引领生命健康高端要素向密云集聚,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和东区集租房项目各项手续办理取得实质进展;云西二路具备通车条件,密新路、雁密路西延等道路工程前期手续顺利推进,科学城东区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完工,配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中关村密云园加快提质增效,预计全年腾退盘活土地249亩,产业空间持续扩大。聚焦生命健康,建成中医药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器、生物医药检测平台,筑牢产业支撑作用。京东物流项目竣工投用,复星北铃项目已完工,友康生物、方恒云海等加速建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型企业加速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8家,总量保持生态涵养区首位。

特色产业助力消费。做强特色农业优势,组建密云特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聚焦五大特色农业体系,培育优质农产品。实施“密云特色农业”品牌战略,扶持农产品电商,密云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蔡家洼核心区入选北京市首批特色直播电商基地。打造西红柿特色产业,组建产业联社,推进特色农业全链条发展。休闲文旅蓬勃发展,荣获“中国康养旅游城市”荣誉称号,成功举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智慧旅游平台,打造“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品牌,精品民宿达252家。丰富文旅产品供给,露营经济、星空经济、村咖等新业态涌现,长城庙会、鱼王美食文化节等活动集聚大量人气。统筹推进“两区”建设,新增市级入库项目334个,项目落地率排名全市第三。聚焦餐饮、民宿、汽车等领域发放消费券500万元,撬动消费近亿元,激发市场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营商改革6.0版63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加大企业支持力度,兑现支持企业发展资金7.9亿元,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计划。压实“四级管家”责任,印发《重点企业“服务包”工作规则》和考评规则,区领导联系走访企业240家次,各级管家走访企业969家次,办理诉求507项。加强金融服务实体力度,出台《密云区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实施方案》,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1000万元,撬动7.4亿元信贷资金投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投放金额较上年实现倍增。企业上市挂牌实现新突破,友宝在线成功上市,国环科技转入新三板创新层,超同步实现新三板挂牌。强化项目投资“4+1”保障体系、“四色预警”机制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不断提高,市区两级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签订朝密新一轮结对协作协议,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

(三)以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实施46平方公里小流域治理工程,改善村庄水生态环境。美丽乡村工程有序开展,24个市级任务村地上工程已基本完工,街坊路建设74.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级任务,1.6万户冬季取暖“煤改电”工程全部完工。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1600户“美丽庭院”和100条“美丽街巷”创建任务,获批“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落实“1+9+N”组团式帮扶协作机制,打造“经济薄弱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业融合模式,注册农民合作社1614家,家庭农场495家,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落实21条农民增收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6067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4%。

公共保障更加有力。住有所居持续改善,新刘棚改项目4919户回迁房交付使用,十六局棚改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完工,二期开工建设,其它项目加快推进前期手续;通用博园218套共有产权房全部配售签约,溪山悦和上河院高风险项目顺利完成交付。基础设施保障稳步提升,新北路东延、宜兴路等4项道路建成通车,新东路南延道路工程加快建设,新城积水点治理(一期)顺利竣工,檀新刘河等灾后提升项目加快推进,拟争取特别国债支持,30个项目已通过市级联审。医疗保障不断完善,全市唯一的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区医院感染楼改扩建项目基本完工,檀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前期手续。教育事业稳中提质,实施《密云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新增托位1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第一小学综合楼工程主体结构封顶。朝阳滨河学校(一期)新建、檀营小学改扩建等项目获市级立项支持。就业保障力度加强,落实市区促进就业政策资金12亿元,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1.3万人。

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疏整促”专项行动与创建文明城区相结合,治理违法建设4.1万平方米,腾退土地4.96公顷,整治修缮道路12.2万平方米,揭网见绿14公顷,绿化美化环境5.3万平方米,无证无照经营及“开墙打洞”整治、直管公房清理整治保持动态清零。水库一二级圈及周边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提升项目、11个群众诉求集中事项均已开工建设。鼓楼街道四眼井胡同和东门大街北源里段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街巷。持续抓好两件“关键小事”,首次推行物业企业“红黑榜”综合评价机制,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严格推进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建成,回收利用率39%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推动向未诉先办延伸。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外部风险挑战,全区上下踔厉奋发、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企稳回升,但发展中仍面临一些问题短板需要着力巩固:一是经济发展质效不高,三次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实体企业支撑不足;投资抗风险能力不强,房地产占比较高,产业投资规模较小,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需完善,民生保障还要提质增效,稳就业、促增收工作仍需高度重视。三是绿色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尚不充分,招优引强力度不够,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集聚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深化构建全域发展格局,争当守好密云水库、打好生态牌、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三好生”,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

(二)主要指标

水源保护指标:密云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和断面水质达标率完成市级任务;湿地面积保持全市最大。

生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2.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均完成市级任务。

经济建设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增长4%;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乡村旅游收入增长5%。

民生保障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完成市级任务;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安全稳定指标: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大于98.5%;药品抽验合格率大于99%。

三、实现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立足保水保生态,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更高标准守护密云水库。一是凝聚保水合力。坚持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保安全、多蓄水”,深入落实“5+2”保水机制,强化“两市三区”联建联防联治,加快推动综合协调指挥中心建设,加强联合执法、总氮治理等协作力度。二是巩固保水举措。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密云水库入库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推动总氮治理,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保水网格员队伍建设,巩固库区封闭管理成效,深入开展专项督查,打击涉水涉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厚植保水理念。举办保水宣传活动,弘扬密云水库建设守护精神,激发群众保水热情。

更实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双碳”工作机制,加快推动“无废城市”“塑料污染治理规范化示范区”建设,擦亮“生态密云”名片。二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一微克”攻坚行动,加强污染源专项整治,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三是优化绿色生态空间。稳步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等造林绿化工程,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四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级分类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为生态产品溢价增值谋出路,谋划储备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配套项目,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二)紧扣绿色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经济建设稳步提升

深化构建全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三年行动计划,以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北汽新能源项目为引擎,以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为带动,培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聚力打造“1+4+N”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体系,印发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细分领域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快编制生命健康科学小镇街区控规,举办首届生命健康高质量发展论坛,抓住发展机遇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完成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专项规划编制,扎实推动长城古镇、古树名镇等特色乡镇建设,壮大特色产业,高质量谋划储备推动一批支撑项目,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用好“两区”政策2.0版,引进优质外资企业,实现更高水平利用外资。

稳步夯实发展动能。一是高效推进科学城东区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加快“1+5”科学设施双路供电工程建设,做好北大怀密医学中心施工保障,推动北京第二实验学校、科学城东区集租房、密新路开工建设,加快雁密路西延、云西四路、云西八街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二是全面提升中关村密云园质效。紧抓街区控规获批契机,加大腾笼换鸟和招优引强力度,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中园。做强实体经济,以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为依托,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推进中航发、三合动力等开工建设,服务好方恒数据中心等在建项目,助力实体经济扩规提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不断做强特色产业。一是推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系统培育特色农业,深入实施西红柿特色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争创“北京优农”品牌,提升“密云水库鱼”“密云八珍”等产业化、品牌化程度;支持农业电商、直播基地等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改造文旅服务设施,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高品质建设“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做好“旅游+”文章,培育研学旅行、露营经济、星空经济等文旅新业态,持续举办鱼王美食文化节、生态马拉松、冰雪嘉年华等特色品牌活动,促进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

切实抓好投资项目。一是强化投资调度机制,充分发挥“4+1”保障体系作用,创新调度方式,强力推进市区两级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沙厂水库、半城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手续办理,推动云西四路、云西八街、密兴路、檀新刘河等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古御道街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完善重点工程联审、代办、征拆服务机制,提升审批效率,推进征地拆迁,加快溪翁庄、西大桥、大小王等棚改项目“拔钉子”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四级管家”工作机制,高效解决企业诉求,深化《密云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计划》,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强化金融服务,开展政银担企对接活动,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用好各类政策工具,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建好“朝密双创中心”,用好中医药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器等平台,引进培育优质企业。健全招商体系,编制产业招商图谱,建立专业化职业化招商引资团队,打造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服务链,抓好项目引进落地。

(三)聚焦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开展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加快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打造“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示范村庄。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实施地下、地上、空中项目,加快推进镇级集中供水厂新改扩项目,提升镇村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村居民饮水质量。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确保通过市级验收。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一是稳定扩大就业。多措并举扩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地区劳动力人口转移就业,加大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檀营小学改扩建、滨河学校一期实现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第二实验学校、八中、七小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高质量推进“双减”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三是打造健康密云。深化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檀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医院迁址新建等项目前期手续,提升城乡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四是丰富文体服务。加快文化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项目选址,推动“一刻钟”便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全面提升城乡治理精细化水平。一是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效,开展难点问题专项攻坚行动,健全长效巩固机制。纵深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推进一批补短板、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建设。二是做好“关键小事”。严格开展垃圾分类,提高居民自主分类投放水平。用好物业企业“红黑榜”等机制,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做好“接诉即办”。推动主动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提高诉求解决率、满意率,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各位代表,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听取区政协意见建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精诚团结中凝聚合力,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活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奋力开拓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为谱写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密云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