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镇街概况 > 穆家峪镇
庄头峪村
  • 来源:穆家峪镇
  • 发布时间:2024-01-03 09:28
  • 【 字体:      】

村名的由来

庄头峪村属穆家峪镇所辖行政村,位于镇域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辖庄头峪、万岭两个自然村。村域面积5.88平方公里,明代成村。村域地处101国道两侧,交通十分便利。现有村民502户,1300口人。因村坐落在潮河东岸一山弯处,不近村边不见村,故名撞头峪,后依谐音称庄头峪。

绿色乡村美如画

来到庄头峪村,映入眼帘的似连绵不绝的画卷,让人驻足,让人流连,让人赞叹。

村子的北边,是“金太阳甜杏采摘园”。几许春风,几阵春雨,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整个村子几乎成了花的世界,美丽的杏花也比美似的加入了其中。它们或一两朵、或三五朵挤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透露着生命的旺盛与热情。农历六月,杏熟了,金黄、橙红的杏子似串串金铃缠绕在枝条上,让人馋涎欲滴。

村子的南边,是一望无垠的“千亩香酥梨采摘园”。烂漫的春天,那些树枝纷披的梨树上缀满花朵,,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如白云轻飘,似雪花漫洒,满枝,满树,满园。如果一株一株看,梨树就像地下冒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喷泉,那花朵,就像是雪白的浪花儿,又像明灿灿的项链。金色的秋天,梨熟了,金黄的梨挤巴巴地在绿叶下摇晃着脑袋。摘一个,咬一口,甜滋滋,水灵灵。

2005年,说起红香酥梨庄头峪村已有十年栽培历史。他们还为红香酥梨注册了“潮河果品”牌商标,得到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年产果品达150万公斤。优良的果品引来了无数的游客,每年都有北京、天津及周边省市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游客2万人次。庄头峪村的农民告别了过去的传统农业,一心一意发展金太阳、红香酥梨有机果品业,收入比过去传统农业种小麦、玉米等翻了好几番,农民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村子里,条条都是平整、洁净的水泥路,路上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的是道旁盛开的花、绿绿的草、种类繁多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一块块内容丰富的文化展板。

随便走进一家,家家户户都悬挂着“星牌”。从“一星”到“十星”,既比赛又激励,抑制不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每家用的都是四季太阳能,厕所是水冲的,做饭,不烧柴,不烧煤,烧的是沼气,屋里装的是节能灯,睡的是节能炕!

庄头峪村,处处莺歌燕舞,处处流水潺潺,处处花团锦簇,处处绿树成荫。这种田园的美,这种深远的意境,不是只在山水画里才能找到。这里无处不可成诗,无处不能入画。

铭记历史惜今朝

四竿顶战斗烈士纪念碑,位于庄头峪村东沟内,四竿顶山下,建于1987年7月。碑的正面由江卓同志题“四竿顶战斗烈士纪念碑”,背面为碑文,主要记述的是我义勇队和公安队,为掩护承兴密县委、县政府机关突围,与日伪军英勇战斗,5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1943年,密云县潮河以东地区为我冀东承兴密抗日游击队根据地。同年11月成立了中共承兴密联合县委员会,由县公安队、义勇队负责保卫工作。当时敌人向我冀东地区进行大扫荡,12月17日县委接到情报得知敌人在周围据点增兵。为此,县委决定将联合委员会转移到靠近四竿顶山的庄头峪村。可是由于汉奸的出卖,18日夜敌人就从南、北两侧向庄头峪及四竿顶山包围过来。

在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情况下,县长江卓等领导经过研究果断决定向西突围,过潮河进入丰滦密地区。以义勇队突前,公安队断后掩护机关干部向西北转移。就在行至沟口时遭遇了敌人的阻击。此时,各突围路线均被敌人堵住,县领导当即决定占领有利地形与敌人周旋,待天黑后再分别突围。次日9时,我义勇队和公安队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公安队长张瑞身受四处重伤仍然和仅剩的一名通讯员与敌人进行战斗,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包围。义勇队20多名战士先后阵亡,剩下的20余名战士仍然顽强地和敌人战斗着。就在伪军挡住县委、县政府去路的时候,支部书记李毅明大胆机智地喊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能打中国人”。日伪军深知我军的厉害,同时也不愿意为日本人卖命便闪开了道路,李毅明带队乘机渡过潮河。几经周折终于摆脱了敌人,化险为夷。在这次战斗中,县领导和机关干部除少数被捕和牺牲外,大部分安然脱险,担任保卫任务的公安队和义勇队共58名战士壮烈牺牲,烈士的遗体被安葬在四竿顶东山坡。

2006年4月,县委、县政府将此地命名为“密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中小学生都到此地开展教育活动。巍然耸立的四竿顶战斗烈士纪念碑,时刻警醒世人要勿忘历史,珍惜今朝,热爱祖国,勇于奉献。


经济发展奔小康

在庄头峪村,杏、梨成熟的季节,有的村民通过网络让这些水果走出了家园,有的村民通过自己运输卖出了好价钱,有的村民通过在电视台做广告迎来了八方宾客;在庄头峪村,还有的村民通过开办“民俗户”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通过优质的服务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年轻人更热衷于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学技术,办工厂,挣大钱,给家乡的经济注了入新的活力;在庄头峪村,有一个创建于1967年,是全国第一家人防门定点生产的专业厂家——人防构件厂,1979年,工厂代表北京市参加大西北核效应试验,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人防史上的一项空白,受到建设部的表彰,这是人防单位的唯一。产品用于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央电视台等重点人防……就是这个工厂,不但解决了本村人的就业,而且还解决了周边村、河北省许多人的就业。在庄头峪村,要说最有成效的工作,恐怕就是秸秆的有效利用。以前,村子里的秸秆,基本都在田间焚烧,这样做,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污染了环境,同时,也给防火安全工作带来很大隐患,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可现在呢,以秸秆做原料,在缺氧状态下进行受控制的高温热解反应,使植物纤维素、木质素分解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小分子可燃气体,用过滤装置去除可燃气体中的灰份、焦油等杂质后,由供气系统送入农户家中,使农民像城里人一样用气做饭、取暖、洗澡,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庄头峪村是美的,她的美在于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美在人们钱袋鼓了起来,美在一部部电话,一台台电视,一个个电脑、一辆辆汽车走进了农家,使农家和外面联在了一起,美在幸福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庄头峪,一个普通的乡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她——社会主义新农村,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