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镇街概况 > 巨各庄镇
黄各庄
  • 来源:巨各庄镇
  • 发布时间:2024-01-13 20:30
  • 【 字体:      】

黄各庄,在密云境内潮河东岸。成村于元代以前,因成村时黄姓人家是占山户,故村名黄家庄。黄家庄,明代属于顺天府昌平州密云县巴家里;清后密云县直属于顺天府,至清末黄家庄演变为黄各庄。民国初期属于京兆密云县八家里,1928年改属于河北省密云县八家里;1949年属于密云县十区,次年改属于八区,1956年以后为黄各庄乡。

1958年9月修建密云水库,黄各庄村被划为水库淹没区。全村二百七十余户、一千三百多口村民们按要求时间第一个行动,搬迁到久远庄乡(随后改为塘子公社)的焦家务村和水峪村临时插户居住。1960年密云水库蓄水以后,古老的黄各庄村和5700多亩良田,还有2000多亩坡地,被深深地淹没在了一片碧水之中。

1962年,政府在前焦家务村南建起新村,称为南黄各庄。于困难时期1961年,返回原黄各庄村东山坡处搭窝棚居住的部分村民,政府又给建一个新村,仍沿用旧村名——黄各庄。

老村概况

老黄各庄,西南距密云县城四十里,北距石匣古镇二十二里。村北有四棱山,山后为祖各庄。村东相邻有老牛湾、瓜子峪、黄家山、白石沟、麻子峪、谷石峪几个散落小村;再东有青洞山卧佛寺(即三教寺)。村东南方越过十八盘梁有望儿岭村。村西三里是潮河,潮河东岸与村间原有一座弥陀寺,寺内铁钟上有铸字记载:“嘉靖五年顺天府密云县巴家里黄家庄弥陀寺”,还记载村中会首人名,均为黄姓,可见老村的占山户为黄姓人家,所以原村名叫作“黄家庄”。

清晚期的黄家庄,后街东头有一座东西向的土木桥,桥东村口路北,有关帝庙一座。关帝庙东侧是圣寿寺,据清光绪《顺天府志》载,圣寿寺始建于唐代。该寺为密云区唐代以前始建的六座古佛寺之一。该寺于明代在旧址重修,又经清同治十一年及民国二十六年两次修葺。圣寿寺有殿宇房屋二十余间。后街与西街十字路口的北口内,一座观音寺当街而立。后街西口,路北还有座财神庙,庙前有棵“槐抱榆”。村内有公用老井三口:西街南段有一口,名四眼井;中街南段有一口双辘轳井;圣寿寺之南还有一口东井。

老黄各庄村,村落略呈方形,村内有三横三纵的街道,胡同二十多条。老村的中心部位,都是朱姓东六门的长门和二门人家的住宅,这里院大、墙高、房屋宽阔,几座门前都有上马石,一看外观便知是富裕人家。

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老村内有固定居民二百多户,其中有朱姓一百七十五户;黄姓十一户;翁姓六户;张姓三户;赵姓三户;王、李、陈、方四姓各一户。村民约一千口。

曾得赞誉的文化之乡

老黄各庄的朱姓人家的祖先是朱元璋之子,起初被封在湖北作了襄阳王。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由于襄阳王偏向了朱棣的侄子朱允文,朱棣定鼎北京,便把昔日的襄阳王贬放到了云南作了大理王。清朝定都北京后,朱明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后人便靠读书经商为业,在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中很少有朱姓在朝中作大事的。一般朱姓人家只有为各地的官员作师爷来养家糊口。

黄各庄朱家是在大清朝雍正年间为给密云县令当师爷而来到密云县的,当时从云南出发时是兄弟三人,大哥五十多岁,二哥四十多岁,三弟三十来岁,他们从云南大理出发,一路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河南地界,大哥二哥看到了河南地方山清水秀,不想往北方去了,便在河南安顿下来买房子置地,在河南这个美好的地方安了家,由于河南地方干燥,几十年后二哥又率领家人回到了湖北襄阳的老家。

朱家老三率领一家人由河南继续艰苦北上,他们最后坐京杭大运河向北京运送粮食的航船来到北京,又通过北京朋友的介绍来到了密云县,在县衙当了县太爷的师爷,这一干就干了几辈子。后来发迹以后就在距县城三十里的黄各庄置买了田产,成为了密云县地区首屈一指的黄各庄朱家大庄院。繁衍五辈以后发展成为村中大户家族。清代,朱氏族人中出现了太学生、国学生、附生、廪生等十三名文武秀才及一名贡生、一名举人。因而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黄各庄在当地享有“礼仪之乡”、“圣人府”的美誉。清光绪七年和民国三年的两部《密云县志》中,都载有黄各庄朱家的人名和事略。

清“道光二年宝坻县夺本邑(密云县)卫学学额(应试名额)”,黄各庄朱庆璞为保密云县应试考生权益,带头联络乡绅“禀请奏效”;黄各庄秀才朱连聘曾参与了光绪七年《密云县志》的修撰工作。这些都见载于清光绪年《密云县志》中。朱天朗于光绪年丁酉科得中举人;朱天民母亲齐氏,年轻守寡,坚持将幼子朱天民抚育成人并培养为贡生,成为密云县的教子佳话。母子二人均得到了朝廷的赐匾旌表,一匾为“文元”,一匾为“节孝”。节孝匾长约1.8米,宽约90厘米,实木板厚有6厘米多;该匾额文字上款为:“龙飞同治十三年仲春谷旦奉圣旨为朱连珠妻齐氏” 中间有“节孝”两个大字,落款为:“密云县正堂(赵文粹)”。 这些内容可见于民国三年《密云县志》。

老黄各庄朱氏家族中,曾有“恭安堂”、“佑安堂”、“世安堂”、“万安堂”等四个堂号,各堂都十分注重教育子女读书,讲究儒家思想礼仪。朱氏家族自清代至民国时期一直开办私塾,带动了村内的民间教育。黄各庄朱家的两个私塾,民国二十七年的《密云县志》上记载:两个私塾各有七八个学生,私塾开办人分别是朱克安和朱天阁。

私塾教学,学生没有假期,没有考试;主学课程三门:一是读书,先读启蒙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最后是《诗》《书》《礼》《易》《春秋》等。其间有的兼学《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名贤集》以及《六言杂字》《七言杂字》等书籍。二是写毛笔字,从描红模子练起,尔后小楷、中楷、大楷。三是学习珠算,先学板凳数,后学九归九除。

自民国四年始,黄各庄还建起村办初级小学,呈现村办小学与私塾并列的局面。村办小学的学董先后都是朱姓人。村办小学的办学经费由本村自筹。同时期的村办小学与私塾不同,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思想不同,主张三民主义;二是学习课本不同,主学语文、算术、修身、常识各科,兼学《论语》《孟子》等;三是学制方法不同,每年要放寒假、放秋假,且假前都要考试。

民国以后,黄各庄也出现不少优秀人才,如:朱天修,民国年间曾为中央大理院推事;朱其檀,国民革命军时期曾在北伐军任过团长;朱克之(化名朱正一),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信阳军分区后勤部部长(正师级。北京市密云县军事志有载)。还有朱克举、朱继禄、朱其龙、朱克庸、朱克铎、朱克雄等,都在建国前后任过区政府、县政府干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黄各庄建起完全小学。1956年黄各庄乡建立后,黄各庄完全小学成为了全乡的中心小学校,北碱厂、南碱厂、许庄子、前八家庄、后八家庄、祖各庄等村的小学生,读高小都来黄各庄中心小学校。同时,黄各庄还曾开办教授中等专业技术的农校和扫除文盲的成年人夜校。建国初期的黄各庄中心小学校,培养出大批的教师、医生、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幼苗。

水库移民第一村

1958年6月底,国务院做出修建密云水库的决定。7月底,中共密云县委制定了《关于密云水库淹没区移民工作方案》,并建立起由一名副书记兼主任的移民办公室。8月中,密云水库第一次移民清库工作,首先以黄各庄乡作为试点。黄各庄就成为了修建密云水库移民搬迁的第一个试点村。

当时,全国人民正在掀起建设新中国的热潮。黄各庄也已从初级社进入高级社——五兴社,村内各项建设蓬勃兴起,村民热情高涨,为新中国水利工程建设,黄各庄成为移民搬迁先遣第一村。

8月16日,黄各庄村六辆大车和所有毛驴都作为搬迁运输工具。全村275户1317口人紧急搬迁。时间紧,要求急,许多家庭都是仅带上主要生活用品用具和主要生产工具,撇下房屋土地,只把板柜、木箱填满装上车,就算家产搬迁了。人员迁徙的方式是:年轻力壮的男人步行;老人、儿童、小脚妇女等,乘坐马车及用小车推着或骑驴,一个小推车上坐两个孩子,一头毛驴连驮笼里带背上多的竟驮着三四个小孩儿;年纪太大不能骑驴又不能坐车的老人,就用罗圈椅绑上两根扁担由年轻力壮的男劳力抬着走。搬迁的人员、物品等分为三路:大马车、小推车向西潮河,走古御道大路往南行进;板柜等必要的家具物件,搁在临时捆绑的木排上,顺潮河水自然漂流至焦家务后山下的潮河岸边;步行和骑驴的人及驴驮子、大牲畜等,陆陆续续翻过南山潮河大转弯处那崎岖险峻的十八盘梁,向南而行。全村留下1431间房屋作为修建水库的施工用房,5757亩良田后来成为水库淹没区。

黄各庄老村,曾是潮河畔的富饶之乡,也曾是密云县的文化之乡。为修建密云水库,离开祖辈繁衍生息的故土家园,分别搬迁到东南方的久远庄乡前、后焦家务村和水峪村中。

开始迁入这三个村并没有专用住房,是以分散挤插于三个村各户社员家临时寄居的形式落户。寄居落户于异乡他村,没有自己的畜圈、菜园和空地,院内厕所也属于主人家专用,生活极其不便,甚至十分艰难。但解放初期的人民,刚刚翻身当家做主人,经济逐年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特别是1957年是我国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毛主席无比信赖,可以说党指到哪里,群众就跟到哪里。因此,黄各庄的村民——五星社的社员们,就这样服从党和政府的安排,第一个全员如期搬迁出自己心爱的家乡。

在黄各庄村的积极带动下,黄各庄乡的南碱厂(含排山峪自然村)、北碱厂(含次嵲(nié)自然村)、祖各庄、前八家庄、后八家庄等6个移民行政村,利用大车拉、小车推、木排漂、双人抬、单人挑,以各种运输方式分三路同时进行,到8月24日,黄各庄全乡6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1036户、5404口人全部迁出。为修建密云水库的前期工作, 走出一条移民搬迁的带头之路。黄各庄,是修建密云水库清库移民第一村,在密云水库修建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记录。

如今,黄各庄老村旧址已经淹没水下五十八年多了,故人相忆,印象犹存。老村的文化底蕴,老村的风土人情,总使黄各庄人乡愁满怀。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