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史志
古北口提督府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3-12-07 10:33
  • 【 字体:      】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古北口设总兵,驻古北口河西柳林营。雍正元年(1723),裁古北口总兵置直隶通省提督,辖三屯、石匣、山永三协及昌平、河屯二营等。光绪末年提督被裁撤,前后共二百余年。

提督府在古北口河西村中央。占地面积约四十余亩,“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毁,仅存守门石狮一对及断碑、碑座等。

古北口提督府大门

古北口提督是二品级。衙门建筑规模很宏伟。一座宽两米长三十米高一米的影壁矗立在门前。壁顶雕刻龙虎兽头,影壁外是人行路。影壁东西两侧各建辕门楼一座。每座高达二十米。楼上可驻兵五十余名。楼下是府内官兵出入及行车官道。东西辕门前各竖旗杆一只。旗上绣有虎斗图。辕门八字形红壁黄顶高墙连接正门两墙。门前左右各有一只石狮子,昂头坐立,目视前方。狮身高约一米六七。狮座约一米见方。狮头直径约八十公分。石狮子后面是提督府正门。高有十余米。门脊头有兽头舞姿。琉璃瓦颜色鲜艳,大门分左中右三路。平时只开左右两门,中门在接旨、进朝、出兵、拜庙时才开。

提督府大门两侧有房各十余间,是守门、守旗兵卒驻地。从大门到提督大堂约六十余米,青砖铺出甬路,高出地面八十公分。中间用青灰石铺出车辙。甬路两厢设有钟、鼓二楼,大门至大堂中间有精致牌楼两座,每座牌楼均用四根八十公分粗的四柱掌起。中间三条人行路。上有皇家亲赐木匾。甬路两侧的东西厢房及大门两侧房均与大堂耳房相连,房内驻有士卒。大堂前有两门铁炮,炮口直对前方。

提督府大堂是提督发号、指挥的司令部。堂内宽二十米,长三十余米,堂高二十余米(有前廊,面积与大堂相同),仅房脊就有一米高,脊头,飞禽走兽姿势奇异,金黄色琉璃瓦金光闪闪,椽、檩、柱上有各种彩画,均是清朝建国战斗场面。堂后有一个点楼,悬挂一面铜制大点,面积约一平方米。据说该点是提督升堂、接圣旨、拜皇庙、出兵战斗才用。敲响后声音洪亮可达数里之外。大堂左右各有耳房,与耳房相连又有值勤房三间。大堂主要为接圣旨、召开军事会议、出征前宣誓所用,不能轻易升堂。大堂后有东西厢房各三间比大堂稍低,是文武官员办公之地。

距大堂约有三十米是二堂,二堂建筑外形与大堂略同,室内面积稍小,二堂是提督副将文武官员处理日常工作之地。二堂左右亦有耳房,是值班官员宿舍,保存公文之地。二堂后又是东西厢房三间,此房所驻是提督亲兵和近僚,一般人不准进入此院。三堂大厅是一条脊五间大房,房脊雕刻龙凤图,左右各有耳房三间。正厅是提督办公、接待亲朋住宿之地。耳房是家属亲差宿舍。专有两间是印房,令箭令旗放在此处。三堂后有两排正房,是士兵营房。

由大堂至三堂,左右均有跨院,每院五排正厅。将一至三堂包围。跨院除士兵宿舍外,有军械库,修理武器房及仓库等。

跨院两侧各设箭道一处,长方形,东西宽六十米,南北长二百余米,各箭道北面建有三亭,呈品字形,箭道是训练士兵练武骑射之所。主亭雄伟,地势高,沿阶而上,亭顶雕刻骑射雄姿。

(作者:王玉,原载《密云文史》第7期,本文根据清朝举人马纯良、清朝秀才耿竟年等人讲述回忆整理,略有改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