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史志
渔水故道的初步探索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3-11-06 15:13
  • 【 字体:      】

密云古称渔阳,因城池坐落在渔水之阳(北岸)而得名。渔水渔阳密不可分。那么渔水究竟在哪里呢?多年来众说不一,有说是沽水(今称白河)中游的一段;有说是沽水的支流;还有说是在今怀柔区城附近;甚至有的说是在今天津市蓟州……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古渔水到底在哪里?的确有许多谜团待解。如今,对渔阳文化有兴趣的人都很希望一探究竟明白底里。根据作者近年所搜集到的相关文字资料及物证,进行了初步探索和考证。

渔水在怀柔城南之说的置疑

有人说,渔阳县故城应在今怀柔区城附近,因而引出古渔水在怀柔城南之说。持这一说的有原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的郭仁先生。郭仁先生曾经撰写《关于渔阳城的位置及其附近河道的复原》一文(《考古》月刊1963年载),文中还插有示意图。按其文所说和其图所示:沽水自今怀柔城西侧向南、再转向城东南流去;而渔水则从今怀柔区南房村处发源,向西南流,注入沽水。以此图来注解《水经注》所载“沽水又南,渔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平地泉流西迳渔阳县故城南。”并且推论说:“再看现在的怀柔县,其城南则为平地,并有自城东南4公里处南房村发源的一条小河,向西南流,经怀柔县城南,再西南流,注入今九渡河。因此,这正符合注文所述渔阳城南之地形,这条小河即应为渔水”。

但郭仁先生的渔水在怀柔城南之说,认同者不多。因为北魏时期从现今密云区西田各庄镇龚庄子村南向西南、又奔南流的沽水(白河),是不大可能穿越海拔高于自身的怀柔区神山村及以南高地去环绕怀柔城西的龙山再折向往东南流的。自然河流应该是沿着今密云疃里村西,怀柔神山、西庄、张各长、赵各庄等村以东,宰相庄、北房村以西一带自然低洼地向南而流。且按《水经注》所记载的沽河这一段,也正是顺着这一带流过的。

从怀柔城北由近及远的地面高程看,大中富乐、范各庄、北台上、东庄、神山等村(平均海拔63.2米),都高于怀柔城东和东北部的北房村、宰相庄及密云西部大辛庄、疃里、西田各庄等村(平均海拔57.8米)。自然河流不可能向高处绕道远流的。

2019年秋,作者和友人前往密云龚庄子、河北庄、卸甲山、西田各庄村北及怀柔神山村附近,共同实地踏勘,查勘分析“引白壮潮”之前白河道的走向痕迹。综合实地踏勘分析推断,古白河应不会自流西上、绕怀柔城西南而流。根据山形地势来看,怀柔城西南流的应是古白河西侧的另一条支流。

天津蓟州之“渔水”

渔水在天津蓟州之说,久已有之。但其原由,应须明辨。

北宋人乐史编撰的《太平寰宇记》中说:“蓟州 渔阳郡,……秦于此置渔阳郡,二汉因之”。据多部史籍记载证明这一条是舛误。可能就因这一舛误,被人引用为古渔水在今蓟县之说的根据。又有人以《畿辅通志》所载:“渔山,蓟州西北三里许,郡名渔阳以州在山之阳云。渔山高百余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渔阳 ……水绕山下故曰渔水”为依据,撰文说古渔水在今天津蓟州。

隋唐时期所设立的在今天津蓟州的渔阳郡,是隋朝全国实行州改郡时的大业三年(607)以玄州改置的郡。当时此郡只领无终一县,郡县同治无终县城。无终县城西北有座渔山。这个渔阳郡,是因其治城在渔山之阳而名的。

原蓟州域的渔山与渔水,《四镇三关志校注•蓟镇形胜•山川》一节有明确记载:“渔山,州西北,周五里。昔名渔阳郡者,即此山之阳”。《读史方舆纪要》中也有“《图经》州西北三里有渔山,高百余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阳,故曰渔阳”的记载。清康熙《蓟州府志•名山》条载:“渔山,在州西北三里。高百余丈,周五里,形如圆丘,景色翠秀。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渔阳。”《畿辅通志》《四镇三关志校注》《读史方舆纪要》和《蓟州志》等四部典籍都有明确记载,即:建于隋唐时期的“渔阳郡”,主要是因郡的治所在渔山之阳而取其名的。后来从“渔山”下绕城而流的“龙池河”也被称为了“渔水”(或说是龙池河的别名)。新中国《蓟县志》中有渔山的记载,并无渔水。

可见,彼“渔水”并不是战国燕秦时期渔阳郡治之南的“渔水”。

战国时燕国在渔水之阳所建的渔阳郡,历经秦、两汉、三国到南北朝时期北魏、北齐年间迁徙到雍奴、潞县,后于隋开皇三年罢郡为州始废。隋大业三年又改州为郡,将玄州改为渔阳郡。隋朝渔山之阳的渔阳郡,并非燕秦时渔水之阳的渔阳郡。两者混作一谈,成为谬误。

支流干流说渔水

渔水曾为沽河支流

渔水为沽河支流,多人采用此说法,也是古渔水见之于书籍的唯一记述。此说源于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水经注》卷十四《沽河》一段:“沽水又西南流,出山,径渔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沽水又南,渔水注之。(渔)水出县东南平地泉流。西径渔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在渔水之阳也。考诸他说则无闻,脉水寻川则有,自今城在斯水之阳。有符应说渔阳之名当属此。秦发闾左戍渔阳,即是城也。渔水又西南入沽水”。

按照《水经注》的记述,渔水是平地泉流所汇集而成的一条河,“泉流”又是“平地”,那么这条河水应该不大,河流也不会很长,属于一条小河。

据历史记载,渔阳城是燕国大将秦开打败东胡人,于公元前283年在占领东胡人的土地上,开始筑城设置渔阳郡,委派官员修筑衙署并派兵驻守,以防止东胡人南犯。这一带应属于当时燕国的边境地区,秦统一六国后为三十六郡之一。

古代筑城,首要选在临水的地方:一是城市用水,二是作为天然屏障。那么临水筑城的这道水就不能是小河,小河起不到屏障作用,也难以满足城市用水。所以,说古渔水为平地泉流很值得商榷。可以肯定的说那时渔阳郡城南确实有一条河叫渔水,河水流量不小。郡城北面是东西横亘的燕山山岭,为其天然屏障。郡城南面和东面以渔水为天然屏障(古渔水出山后是南流又转向西流的,其走向与今天的白河大体一致)。郡城西南有通往燕都蓟城的大道。可见,当时渔阳城的建筑选址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可《水经注》所记述的作为沽河小支流的渔水,是较为清晰可信的,又是被世人广泛认可的。作者根据诸多资料认为:到了北魏郦道元那个年代,为什么应该原本浩浩汤汤的渔水已经变成了“平地泉流”的一条小河了呢?应是因为《水经注》中所记述的当时的渔水,与八个世纪前初建渔阳城时的古渔水,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古渔水应是沽河干流的一段

渔水为白河之说,持此说者人数不少。只是目前所见都是简略记述,大多是以“渔水(今白河)”的方式记载。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密云大唐庄》(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一书的《绪论》中载:“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大将秦开击退东胡,收复密云地区,并于此地设郡,郡址在现密云县统军庄村南的南城子。因其位于渔水(现白河)之阳,故称为渔阳,因此密云又被称为渔阳古郡。”

密云区政府网上文《统军庄》载:“渔阳郡为战国时代所建北方名郡,郡址位于统军庄村南的南城子。因其位于渔水(今白河)之阳而得名”。

《360百科》载渔阳郡历史沿革:“渔阳郡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战国时的燕国,因其位于渔水(现白河)之阳,故称之为渔阳。”

据成书于东汉的《水经》记载,沽水(白河)、鲍丘水(潮河)以前各自分流入海;北魏时,沽水(白河)与鲍丘水(潮河)已经是在潞县(今通州)汇合而入海;至明代嘉靖年中,白河与潮河已在顺义县牛栏山汇流。这些历史记载充分说明,沽水(白河)下游是在不断自然改道的。燕秦时期的渔水(白河),不但与潮河各自分流入海,且流出燕山进入平川的流经河道也不完全如后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当时所记述的那样。这一点,我们今天在《皇明经世文编》《明实录》和《读史方舆纪要》中均可得到印证。

明代陈子龙编辑的《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七十五》中载有明嘉靖三十四年蓟辽总督杨博给嘉靖皇帝上的《改河道济粮运疏》,文中有:“查得密云城西原有白河故道,欲要于杨家庄地方筑塞新口,疏通旧道,使白河仍于密云城西经流,直与潮河交会,则水势自大”。官修的《明实录•世宗实录•卷四百一十九》中有“于杨庄(原址在今密云区溪翁庄镇龚庄子村南部)地方筑塞新口,使白河之故道疏通,与潮河之水合而为一”的明确记载。清初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密云 白河》项下也有“密云城西有白河故道”之说。以上三部典籍所载,均可证明:古渔水(白河)的故道,原是流经今密云城西的。

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志第十六•五行》记载:自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至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全国发生较大地震有记录的有五十四次。仅公元92年至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就发生了二十四次大地震。大地震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极容易造成河流改道。

根据当时情况推断,可能在这个时期,古渔水(白河)发生了自然改道。即:原经今龚庄子北山东侧向南,西智山之东、马头山之西向南,流过今密云城西,再向西南,奔牛栏山的古渔水(白河),受地震影响,在今龚庄子村南的一片平川地带河水改为转向西流,从西智山北、卸甲山南奔西南流去。这就使原流经渔阳城南的渔水干流,失去了上游的主流水源,只剩下城东南部的“平地泉流”而成为一条小河。“平地泉流”与附近浅山丘陵之间的山泉水和季节水流汇于渔水旧河道。这时的“渔水”,就成为了流向西南、于罗山之西北注入沽水干流的一条支流了。

由此,可以推想:郦道元在《水经注》所写的成为沽水支流的渔水,应是古渔水干流改道后的状况。古渔水干流改道以前,即战国时期燕国建郡时的渔水,应该就是后被称为“沽水”(白河)流经渔阳郡城南的一段,亦或是后来的沽水在战国时期即称“渔水”(待考证)。

实证辨析说渔水

有多部典籍资料记载:战国燕秦时期的古渔阳城,在今密云区与怀柔区交界处的统军庄之南、梨园庄之东。所以,古渔水必定是在古渔阳城之南,自东向西而流的一条较大的河流。

2017年11月,作者在与燕落寨村民座谈搜集资料时,听李德仓、李广江、王金义、王素君等村民讲:上世纪60年代末村里平整土地时,在村域西部1米土层下发现有很多纯净的白沙。当时便挖白沙作为生产队副业,运到北京以优质优价卖给重要工程工地。70年代初,附近的双井、西大桥、五里井、十里堡、河漕等各村都发现了本村域地下有大量的纯净白沙。便从70年代初普遍探查挖掘,至80年代初期为挖掘高峰,每天有几十辆马车和卡车往外运输,一直到90年代初期。该地区,从西大桥村西到十里堡村东延伸到河漕及王各庄村域,东西长约10多华里;自今101国道往南至五里井村落北侧到上述村庄南,南北宽1.5华里;距地表层1米以下有5米多深的纯白沙。经过20多年的挖掘外运,地表形成一条洼地(后于90年代中期,洼地被填平建起密云工业开发区)。此间,这里先后挖掘出土了许多古代器物,虽有不少损毁,部分器物仍被文物部门收存。有陶簋、黑陶折肩鬲、折腹罐、红折腹盆、高颈灰陶罐、红陶鬲和红陶夹沙盘口罐等。这些出土文物,分别有雪山三期文化器物、商代早期器物、商周时代器物和战国时期器物。出土文物说明,渔阳郡城附近早在商周以前就已有城镇或聚落。所挖掘出的这些纯净白河沙,应是古代一道较大河流特有的白沙,厚沙层应是历经几千年淤积形成的。这条白沙带的位置在明代“引白壮潮”而形成的潮白河河道以北,它既不是潮白河所淤积,更不会是一条“平地泉流”的小河流所形成的淤沙。这条白沙带,应是一条由北部山里带着沙石冲出来的古河道之沙,它确切地告诉我们:这里古时曾经有过一条大河。

据明代杨博《改河道济粮运疏》和《明实录》所载的引白壮潮是使白河“回归故道”之说为“书证”;又有十里堡镇燕落寨村西至河漕、王各庄一带挖出地表下大量白河沙的“物证”;结合古代建城池原则需要临近较大河流的“理证”。综合分析,作者认为:郦道元《水经注》里所记载的渔水为沽河支流或是河水改道后的遗流,是在沽河(古白河)自然改道以后北魏时期的状况。初建古渔阳城时的古渔水,应该是经今密云龚庄子村东、马头山西、西智村东、白石岭下,南流出山,再流经今密云城西向南,又转向西南而流的古代的“白河”。

综合上述三证,可以辨析推断:战国时期燕国及秦代的古渔水,不是沽河(白河)的“支流”,而应是古时沽河干流。

(作者:丁宏伟)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