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故事
黄土坎梨花
  • 来源: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4-04-01 15:17
  • 【 字体:      】

说黄土坎的梨花,得先说说黄土坎的梨。

梨是鸭梨,却不一般。咬一口,放在那儿,二十四小时不变色,黄的依然澄黄,白的还是雪白,绝不因时间的侵蚀而夺其质,改其容。拿起来再吃,汁水丰润,清脆甜爽,口感如初。

这梨曾是贡梨。清乾隆皇帝承德避暑时路过此地,偶然食之,大赞,遂成“上果”。有专家考证,此梨含有“高抗氧化物质”,常食能延缓衰老。为何?皆因这里的地质蕴含大量麦饭石,土壤中的钙锌钾硒等微量元素丰富,加之日照充足,气候湿润,更有了“梨中之王”的美誉。

如此珍馐之果,其花定然不俗。

黄土坎梨花

清明过后,一场细雨,一夜间,“哗”的一下,黄土坎的梨花开了。逶迤连绵的云峰山和山上的寺庙仿佛瞬间被铺天盖地的梨花点亮,越发肃穆圣洁起来。万亩梨花,枝头盛放,如拉开的大幕,使得天地村庄、树木花草都随之变了模样。山脚下热闹的杏花、妖媚的桃花闭了口;村庄里连鸡鸭鹅狗都安静下来,卧在树下向山坡遥望。它们也被这美惊着了。

这是黄土坎最好的时日,每一朵梨花都带着隆重。这梨花当然是白的,却白得独具特色。世间白色之花甚多,皆各白其白。比如杏花,是单薄轻浅的白,如纸。糖梨、酥梨、香梨的花给人以寡淡拘谨之感。而黄土坎的梨花却是惊艳、凛然的,一旦绽放,便似锦如云,漫山堆雪,仿佛声势浩大的仪仗。那白是厚重的,又是轻婉的;是温润的,又是冰冷的。透着浅浅的青,隐隐的绿,晶莹剔透,清纯脱俗,宛若素妆飞天,翩跹颔首,衣袂连着衣袂,香风裹着香风,一派素朴庄严。

清代李渔说“梨花乃人间之雪”,确实没有比“雪”更为恰切的比喻了。黄土坎漫山的“人间雪”莹润高贵,氤氲着一种凛然浩气。那是历经时光打磨的汝窑白瓷,出自丰厚的土地,吸纳着山川灵气,去掉了浮光,沉淀了岁月,呈现出一种超尘拔世、清妙高跱之美。她拒人千里,却又不由得让人生出伫结之情。

因为这份情,每年四月,刘姐都要约三五好友去黄土坎看梨花。北京密云东北部,烟波浩淼的密云水库北岸,车行路上,一边是碧波如洗的蔚蓝,一边是漫山遍野的雪白。登上山坡,置身花海,这棵树下坐坐,那棵树旁斜倚,刘姐常常眼睛湿润。四十年前,作为队长,她曾带领乡亲们在山上遍植梨树。青春倏忽而逝,梨花岁岁年年。别人赏花,尽享梨花之美。她却还会习惯性地给梨树疏花,把枝头上单弱的花朵轻轻摘去。恍惚中,已辨不清她是梨花,还是梨花是她。黄土坎鸭梨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满山的梨树中,百年老树数不胜数。这些老树虬枝斑驳,花开繁盛,果实硕大,如耄耋老人护佑着子子孙孙安详地在山间繁衍。开花时,香淡如雾;果熟时,十里芬芳。

闲坐树下,举目四望,背后的云峰山烟岚缭绕,山峰如黛;眼前的密云水库水何澹澹,波光粼粼。微风拂过,雪浪琼葩,清气渗入骨髓,好似被花香洗尘,每个人都成了梨花仙子。大家不由说起当地著名的“王志遇仙”传说。王志进山打柴,遇两位老人正在石桌边下棋,看得入了迷,吃了老人随手递来的水果,等想起下山回家时,斧头已烂,绳子成灰。“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王志成了不老的神仙。王志吃的什么水果?仙桃。哈哈一笑中,大家更愿意相信他吃的是黄土坎鸭梨。传说毕竟是传说,王志到底吃的是桃子还是鸭梨,已经不重要了,这里多长寿老人却是真的。

一山琼玉一湖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洁白如雪的梨花备受历代诗人钟爱,赞美之辞不胜枚举。据说古时,每到梨花开时,人们都喜在花下欢聚,或饮酒,或品茶,或插花于鬓,或作赋吟诗,雅称“洗妆”。古人是真懂梨花,一个“洗”字,写尽梨花之高洁气韵。

我愿意学着古人,把这个“洗”字,献给黄土坎的梨花。

(作者:王也丹)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