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密云故事
白龙潭与龙王庙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3-12-07 10:53
  • 【 字体:      】

密云龙潭山有一条二十里长的山沟,名叫龙潭沟。沟狭窄处有潭三个,最上边的是头潭,三潭依次下叠相连,涓涓细流长年不断,夏秋上游水涨,上下落差三、四十米,三潭飞瀑,蔚为壮观,因象素练,剪不断,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称——叠潭垂锦。

潭奇妙处在于它有开潭封潭之说,每年冬季,潭内积满泥沙,人可从上边踩过;来年春暖花开,骤然泥沙不知去向,一潭泓水,清澈晶莹,深不可测。

头潭壮如盆,盆沿光滑洁白,潭内北壁有一形状象门的洞,幽深晦暗;洞口有一副对联。影影绰绰字迹不易辨认。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写道:“石匣南渡潮河十五里为石匣谷,有龙潭,潭石如盆形,水悬崖而下入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而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龙潭内有龙宅焉,其深无底,潭中有石门,水浅则见,土人曰龙所从出入也……”

白龙潭

关于“应龙致雨”说,从我国西汉以后便流传开来。白龙潭内的龙能致雨,最早见于苏辙《奉使契丹古北道中》一诗:“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证明北宋元年间已有此说。

龙王庙的正式名称叫“五龙祠”,因庙内供奉小白龙和四海龙王而得名,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这个小白龙据说就是龙潭的主人。由于“祈雨赐时,鸿麻利民”的缘故,所以历代都有人修葺过五龙祠,清乾隆十九年(1754)北京一带干旱不雨,庄稼收成无望,人人忧心如焚。乾隆派摄京兆事胡季堂到石匣白龙潭拈香求雨。据传翌日即“甘霖大霈 ”。这场透雨挽救了禾苗,人人心里高兴。于是朝廷拨发帑银万两对龙王庙进行扩建。

五龙祠面潭背山,居高临下,很有气势。站在庙前可以俯瞰三潭全貌。

祠内正座即小白龙塑像,红脸银装,器宇轩昂;两旁为四海龙王,台下侍立四名寻海夜叉,祠额御书“普泽昭灵”四个大字;明柱上联曰“宅胜境而灵,川亭岳峙”;下联为“润群生者广,云行雨施。”祠前设有名牌坊。坊南面额“石林水府”,北面是“云影天光”。牌坊两边有乾隆。嘉庆两帝的御碑亭。碑文盛赞小白龙“润吾民、巩国祚”,“应龙致雨”。

有意思的是:龙王庙和龙潭建筑在同一块巨石之上,依潭相联,布局新奇、别致,想象新颖,耐人寻味。

(作者:陈晓村 李尚礼,原载《密云文史》第14期,略有改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