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密云 > 走进密云 > 历史人物
邹衍吹律暖燕谷
  •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委党史研究室
  • 发布时间:2022-12-09 10:45
  • 【 字体:      】

在密云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相传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大师邹衍周游列国,来到密云,发现这里天寒地彻,五谷不生。经过踏勘,得知黍谷山(古称寒谷山、燕谷山)上有个黑风洞,里边住着一个黑风怪,整天喷吐寒气,以致天地苦寒。邹衍决心为民除害,来到黑风洞,面向洞内吹起律管,暖风徐徐而来,最终逼走黑风怪,从此密云春回大地,五谷丰登。这就是“邹衍吹律暖燕谷”的传说。

邹衍

神话终不可信,黑风怪本是无中生有,天寒地彻不过气候使然,但“邹衍吹律暖燕谷”确是史实。汉代刘向《七略别录·诸子略》记载:“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谷生,今名黍谷。”王充《论衡·寒温篇》记载:“燕有寒谷,不生五般,邹衍吹律,寒谷可种。燕人种黍其中。号曰黍谷。”大意是,邹衍在燕国的时候,见寒谷山地美天寒,不生五谷,他居住在这里,吹律驱走严寒,使气温上升,从而生长五谷。实际上,春夏秋冬,暑往寒来,江山易改,气候难移,邹衍吹律不可能改变气候,驱走严寒,而使温气至,真正的史实是,邹衍通过“吹律”,查水土,分节气,定农时,教授百姓种植五谷。

邹衍何许人也?邹衍,又称驺衍,尊称为邹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 卒于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创始人。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大九州说》,他是齐国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因他致力于研究“天象天道”,“尽言天事”,时人称他“谈天衍”,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墨子、孟子等并称为“子”,足见地位之高。《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是以驺子重於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因此,邹衍在齐国受到尊重。到魏国,梁惠王远接高迎,同他行宾主的礼节。到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亲自为他拂试席位。到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清除道路为他作先导,并请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学习,还为他修建了碣石宫,亲自去拜他为老师。邹衍周游各国受到如此礼尊,这与孔丘陈蔡断粮,面有饥色,孟轲在齐、梁遭到困厄,岂能是相同的吗!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比较详细地记载了邹衍的事迹和学说:“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 。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邹衍,生在孟子之后。邹衍目睹了那些掌握一国之权的诸侯们越来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德政,不象《诗经·大雅》所要求的那样先整饬自己,再推及到百姓了。于是就深入观察研究万物的阴阳消长,记述了怪异玄虚的变化,如《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余万字。他的话宏大广阔荒诞不合情理,一定要先从细小的事物验证开始,然后推广到大的事物,以至达到无边无际。先从当今说起再往前推至学者们所共同谈论的黄帝时代,然后再大体上依着世代的盛衰变化,记载不同世代的凶吉制度,再从黄帝时代往前推到很远很远,直到天地还没出现的时候,真是深幽玄妙不能稽考而追究它的本源。他先列出中国的名山大川,长谷、禽兽,水土所生的,各种物类中最珍贵的,一概俱全,并由此推广开去,直到人们根本看不到的海外。他称述开天辟地以来,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德性相生相克,而历代帝王的更替都正好与它们相配合。天降祥瑞与人事相应就是这样的。他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罢了。中国称做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有九州,就是夏禹按次序排列的九个州,但不能算是州的全部数目。在中国之外,像是赤县神州的地方还有八个。这才是所谓的九州。周围有小海环绕着,人和禽兽不能与其他州相通,像是一个独立的区域,这才算是一州。像这样的州共有九个,更有大海环在它的外面,那就到了天地的边际了。邹衍的学说都是这一类述说。然而,总括它的要领,一定都归结到仁义节俭。

邹衍的学说核心是五行与五德终始说。《文心雕龙·诸子》说:“邹子养政于天文。”可见善于谈天是邹衍的一大特点。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变化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元素支配的,历史上每一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一种必然性。五德终始说作为诸侯争霸、改朝换代提供了的理论依据,邹衍因而广受礼遇。邹衍的学说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他把历史看成常变的,认为没有万世长存的王朝,但忽视了历史变革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将之归结以神秘的天意,这是时代的局限。

邹衍的大九州说,其世界观或海洋观,体现了天外有天,海外有海的科学推想,打破了封建帝王以“中国”为中心,以天朝自居,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狭隘观念。大九州说虽然是建立在主观推测基础上,缺乏科学论证,但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中国和世界地理的认识和推测,难能可贵的是大致符合今天世界大洲的景况,它激发了人们探索世界的热情,对古代地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邹衍先事齐宣王、齐闵王。燕昭王胸怀大志,招贤纳士,各国人才争相趋燕。《说苑·君道》载:“苏子闻之,从周归燕;邹衍闻之,从齐归燕;乐毅闻之,从赵归燕,屈景闻之,从楚归燕,四子毕至,果以弱燕并强齐”。在这种背景下,邹衍离齐入燕。邹衍在燕国时,致力于传授和践行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按照自己的理论,度山形,勘地势;查水土,分气候;择五谷,劝耕牧;播仁风,兴教化;伐齐征胡,开疆拓土,帮助燕昭王实现了霸业。

“邹衍吹律暖燕谷”,授民以农时,教民以耕种,使渔阳大地五谷丰登,百姓日益富裕。邹衍离开渔阳后,百姓推崇他的学问,感念他的恩惠,把邹衍吹律的寒谷山改为名黍谷山,并在山上建了邹夫子祠,立碑“邹衍吹律旧地”,“衍”字下面迭刻了一个“子”字,以表示敬意;又在邹衍教民识别五谷的地方建了一个小院,叫“别谷院”。明洪武十年,密云县城建成,知县听取了百姓建议,在东门外修了邹夫子祠,重新立碑,碑文仍是“邹衍吹律旧地”。

邹衍吹律的传说在史上多有记载,在后代诗文里也多有称颂。唐苏拯云“邹子暖燕谷,青史从编录”。唐陈子昂《从征左辅阙乔公子于幽燕谒邹子祠》诗云:“大运论三代,天人罕有规。邹子何寥廓,谩说九瀛垂。兴亡千载古,今也则无推。”公元752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受朋友之邀来到范阳(今北京市和河北保定市北部),在范阳写了十几首诗,其中就有赞美邹衍的《邹衍谷》,诗云:“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