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动”课堂 聚焦核心素养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委网信办 发布时间:2021-08-13 13:32

近年来,密云区第三小学以课改为契机,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全力推进课堂教学“主动性、互动性、生动性”的三动课堂教学模式,使传统小学教育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得到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近日,密云区教委在第三小学举行主题为“走进‘爱·美’家园,看成长‘真·实’发生”的小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观摩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密云区第三小学呈现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在内的14节现场课。在课堂中,教师选择适时退到后面,把课堂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探寻、去思考、去发现,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对关键点给予引导,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将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充分的预设,根据学生不同的行为来设计不同的指导层面。”密云区第三小学教师肖延荣说。

在美术课上,教师将美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以生动事例塑造生活中的美,通过美育渗透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点滴渗透做人处事的道理;在数学课堂上,任课教师设计了多种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得到知识,习得方法。

密云区第三小学教师王骄阳介绍,“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当中,如何应用这些习得的知识和方法是研究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我给学生们创设非常真实的一些问题情景,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语文学科授课过程中,三小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及时反省与变通,恰当处理课堂生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张弛有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兴趣高涨,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分散与集中观摩,全区各学校相关负责人对三小的课堂教学表示受益匪浅。

密云区第五小学副校长宋怀海表示,走进三小的课堂,让我感到三小课堂教学的扎实高效。在课上,老师能够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学,学生表达规范有序,进行思考深入。回去后,我会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研讨,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不断学习三小扎实有效的做法,不断提高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为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全体老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密云区第三小学自2014年开始探索研究“主动、互动、生动”的“三动”课堂。通过多学科深入研究,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与开放的教学过程,逐步形成“三动”课堂,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互动交流、生动展示的课堂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习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幸福的成长。

据密云区第三小学副校长曾进介绍,目前三小的单独课堂架构已经基本清晰,课堂文化在每节课上也有了非常清晰地体现。“今后,在教学目标描述的精准上,在互动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学生的表现性评价的细化上,我们将持续关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密云区第三小学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规划上,把学生从“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堂外埋头于书本,专心做大量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练习”中摆脱出来;从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还给他们应有的自由时空,快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

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副院长尹金伶说:“课堂教学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在清晰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种教学行为的自觉。那么就要求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想清楚,期待我的学生们会怎样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们在课堂上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课堂育人。”

以课题为引导,“三动”课堂为根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密云区第三小学各年级段,定期组织开展教师研讨会,针对课堂突出问题、学生心理,及时进行有效调整。密云三小的教师队伍,始终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而,“主动性、互动性、生动性”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密云区教委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文件精神,聚焦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做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深化小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足文章,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资源改革,精准发力,不断强化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持续提升治理水平;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共同体作用;抓住关键,大力改进课堂教学;“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密云区教委副主任郝纪东谈到三小的做法时说道,“三动”课堂对于全区的小学而言,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各校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深入地践行课改的理念,不断地转变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持续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密云融媒记者 于晓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