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桂芝回忆修建水库的芳华岁月
来源:宜居密云 发布时间:2020-09-20 16:21

今年9月1日是密云水库建成60年纪念日,密云区融媒体中心在宜居密云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寻找最美保水人”栏目。第二十六期为您带来《苏桂芝回忆修建水库的芳华岁月》。

60年前,18岁的苏桂芝主动报名修建密云水库,2年的时间里,她筛砂石、扛大筐、挖隧道、修明渠,见证了水库建设的全过程。曾经年轻小姑娘,如今已进入了耄耋之年,从健步如飞变得步履蹒跚。然而,时光可以带走苏桂芝的青春年华,却带不走她对密云水库的浓浓情谊。

今年80岁的苏桂芝,曾是20万密云水库建设者中的一员。1958年,密云水库开始修建。刚满18岁的苏桂芝主动报名参加建设密云水库。当时,苏桂芝家住北白岩村,天还没亮就出发,背着一床被褥,徒步走了一整天,赶到了黄各庄村报到。

密云水库建设者苏桂芝

过潮河那会儿岁数也小,就18岁,潮河里头是沙子,越走越往下沉。一边走着就害怕,怕陷在里头。有男同志就帮我,拽着我过河,过了河要赶紧走到目的地,浑身上下哪儿都是凉的。

这个艰苦的开始,没有打消苏桂芝建设水库的积极性。因为从小依水而居,苏桂芝深知水患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曾经的水灾,在她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密云水库建设者苏桂芝

听老人说过,我妈、我姥爷他们原来住在水库里头,他们村儿叫庄户村。有一次我姥爷他们到地里活儿回来,大水直接下来了。把人冲了老远,幸好我姥爷抱住了一棵树,这个树冲到别的树上挂住了,才没被冲走。

为了消除潮白河水患,苏桂芝坚定了建设水库的决心。从筛砂石、扛大筐到挖隧道、修明渠,苏桂芝弱小的身影出现在修建水库的各个角落。用她自己的话说,当时就是有着一股子傻劲儿,就是要把活干好。

密云水库建设者苏桂芝

我第一份工作是筛砂石料,后面就去挖明渠了。一开始是往土下面挖就都是泥,水铲上来一袋一袋往上倒,裤子全是湿的。回去躺在屋子里生炉子,11月份的天气,在炉子旁边躺着烤着,腿都呼呼的冒热气。后来完工了,就去修电站,基本上也是筛砂石料,三个人一排筛子大框,框很高大,晒满了一个人往外扛。那一大筐石子得多沉呢,那会儿是一个草带子这么宽,放在肩上,背着惦着这个筐,要不然直接放在肉上更难受。全是血印子,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的。

1960年9月1日,密云水库拦洪成功,标志着水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但后续收尾工作还很繁重,苏桂芝二话没说,继续留在水库的工地上,又干了几个月的扫尾工作。见证了密云水库建设的全过程。

密云水库建设者苏桂芝

最高兴的事儿就是五九年的时候拦洪了。那会儿在大坝下面开庆功会,周恩来总理就在大坝上。我们是打腰鼓。那会儿觉得挺快乐的,大伙儿都高兴,这一年的累没白受。一年的成绩出来了。等到头一批走人的时候都难舍难离的,姐妹之间在一块儿习惯了,走的时候人都是在一起哭。他们走了170多人,后来我们留了50多个人。

说起建设水库的日子,苏桂芝的眼中总是闪烁着不一样的光彩。她对儿女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过去虽然辛苦,但是很值得!提到在今年密云水库建成6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老人言语中,更是透露出一份深深的自豪。

密云水库建设者苏桂芝

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一封回信,我感到十分的高兴。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还惦念着我们这些劳动者,修建密云水库的建设者还惦记着我们,我感到很高兴。我看到那个画面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时候、那个情景。水库建设建成了以后,不光是密云人受益,北京市人都受益。我作为建设者,感到挺自豪的。那会儿受点儿苦,受点儿累,也没有白受。那会儿建设水库的时候就说为子孙后代造福,我们现在一回忆,真是造福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