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密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区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关于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相关规定,在全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掘出了一批特色鲜明、价值较高、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有5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网上公示、联席会审核等申报程序,确定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主要内容是什么?
区政府批准区文化和旅游局确定的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制定规划,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管理、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
四、实施效果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保护对象予以确认,以便集中有限资源,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点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不断完善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名录保护体系。将以“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更高标准,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守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